第239章蘇辰受冤下獄(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今全賴到蘇辰身上了,人證物證俱在,連大理寺都幫著昝泊,蘇辰這一次在劫難逃,先前還以為只是彭山縣的案子審錯了,眼下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殺了一位朝廷命官,而且先前蘇辰在林源縣與申家結下淵緣也拿出來說事兒了。
這一次李易也支援陳意幾人劫獄,把蘇辰救出來,再一起回京告禦狀。
喬寶瑩看著那封信的後頭,蘇辰寫了三個字,“對不起!”
他的一身抱負,他的十年寒窗苦讀,而今卻廢在了這巴蜀,便是喬寶瑩也得不甘心,蘇辰卻更加如此了。
蘇辰寫這一封信的目的是什麼?喬寶瑩再次拿起信細看,喬寶瑩反應過來,說道:“李易,你看到了嗎?這些字裡行間裡的陳述,像是把整件事不帶任何情緒的描述出來,除了最後落款,寫了三個字對不起,這三個字含著太多的意義,他對不起恩師的期待,他對不起妻子的關懷,他對不起追隨他的人,他更對不起皇上對他的期許。”
“所以……”
李易一瞬不瞬的看著喬寶瑩。
喬寶瑩似下定了決心,看向陳意說道:“陳意你們三個人留下來,這邊還有老小需要你們的照顧,你們帶著他們住鄉下去,好好守護在他們的身邊,而大人,由我和李易去救。”
“如何救?”
陳意很是沖動,要他什麼也不做,在鄉下守著他做不到,跟在蘇辰這麼多年以來,一直看到的都是大人那睿智的一面,不管什麼事到了大人手中皆能擺平,可是這一次他也知道他們怕是擺不平了,可是不甘心啊,他們一心為國,一心為民,從不曾對不住他人,為何要受如此大冤。
喬寶瑩這會兒看向李易,李易似乎想到了什麼,於是點了點頭,喬寶瑩說道:“我跟李易入京,他手中有暗衛相護,我們兩人不會有危險,而你們三人一定要護好他們,哪怕是躲到山裡頭去也在所不辭。”
“忍一時,就算為了大人你們只能忍著,真把大人劫獄出來,他的罪名不但洗脫不清,還會加上一樁罪來,將來就算查出來,這一樁逃獄的罪也將是他仕途的汙點。”
喬寶瑩的話令幾人垂下頭去,於是當日他們就乘著夜色,把府邸裡的人都送去了鄉下。
而喬寶瑩和李易卻分別易了容,扮成了普通的走商,往京城去了。
在商船上,喬寶瑩想起蘇辰在牢裡頭受苦,心裡頭就不好受,蘇辰寫的信她帶上了,將來要呈給皇上,告禦狀,而李易也是時候認回父親,雖然這個時候李易會危機四伏,可是他們的力量不夠,蘇辰不但沒有立起來,反而被人陷害入獄了。
眼下只有李易恢複身份才能以正當的渠道救下蘇辰,如此當蘇辰洗脫罪名之時,正是他們對付昝泊之時,蘇辰的仕途不能有任何的汙點,喬寶瑩一直要維護住他。
兩人坐的商船,走了一段水路後改為陸路,坐上了馬車。
身邊帶的護衛皆是普通人,功夫不深,帶著貨物也不多,只拉了兩輛牛車,一路上兩人扮成夫妻,以行商的身份回京。
沒想在半路遇上了一隊商隊,他們牛車二十輛,驢車三十兩,拉了滿載的貨物,沿途都要缷貨的。
喬寶瑩有心跟在這一隊走商身後,這樣的話他們越發不引人注意了。
誰能想到這一路上朝京走的官道上還能遇上山匪,那些人都是玩命的,恐怕這周圍是被受了災的人佔山為王了。
對付起走商來那叫一個狠手的,走商的隊伍被沖散,不少貨物被山匪拉走,那位走商的東家被人給捉住了,年若五十上下,身邊還有妻兒,這一次回京準備過年的,所以貨物也帶得多了,連妻兒也一併帶了出來。
看著那東家的女兒年僅十四歲被山匪欺辱,喬寶瑩再也控制不住,原本李易不願意出手的,見喬寶瑩這生氣的模樣,便出手救下了少女,殺了山匪的頭目。
走商的貨物又拉了回來,沒有損失,只是一路相隨的護衛卻少了,那東家上前來道謝,言詞之中,很希望與他們這一隊結伴而行,畢竟都是去京城的路線。
可是眼下李易露出了功夫,恐怕已經引起人注意了,所以李易拒絕了對方的請求,而是決定送他們到了下一個城鎮,就叫他們在當地尋找鏢局,費些銀兩。
東家見留不住,只好應下了,到了下一個城鎮,李易叫車隊停住,便不送些人回城了,他們在二十裡外停下來紮營。
李易說道:“後面已經有尾巴了,咱們在此地紮營,今個兒晚上他們就會來。”
喬寶瑩聽後心裡擔憂,“還是那些人嗎?”
李易點頭。
李易這一次與喬寶瑩去往京城,身邊帶的暗衛並不多,怕引人耳目,其他的人都在死亡谷裡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