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史家來信(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先做一個三年的計劃,先是修路,透過三年的努力必能把路修好,修好路後,便是做出梅縣的特産,梅縣的枸醬,梅縣的豆腐乳,等等,藥材,農産品,皆是他要推廣的。
他要弄一些代表著梅縣的東西,若真的成了富縣,將來再向上稟報,希望成為眉州首府。
蘇辰列下計劃,整個人都來了精神,又恢複了以前的狀態,也不再去想那些評價了。
至於王家的命案根本就是破不了的案子,他早已經移交臬司,並說明瞭情況,眼下劉志廣還在借題發揮,他卻是不理的。
而剛出京的於時靈聽到蘇辰不但沒有升遷也沒有調任,反而留在梅縣連任的事覺得不可思議,於是當天夜裡又趕回了京城,見到父親於恆,他有些想不明白。
畢竟於時靈與蘇辰的年紀相當,心裡便想著,莫不是朝堂上不需要他們這樣年輕的官員,心中惴惴,很想質問個明白。
沒想他收到了昝泊的感謝信,感謝他覆行了當初的承度,於時靈一看到這封信就氣不打一處來,他當初根本就沒有答應他什麼,只是說如果真的如他所說的,一定會那樣的去做的。
沒想到昝泊事後還當真以為是他做的,真是一封惡心的信。
於恆卻是嘆了口氣,猜測道:“指不定皇上是為了磨練新科狀元的心性,畢竟他是咱們魏國開國以來第一個大三元的人,寶刀需要磨。”
於是叫兒子不要再計較這些得失,反正他們還年輕,多費三年也沒有什麼,再說皇上看到了他寫的信,一定會暗中重用蘇辰的,叫自家兒子不要擔心。
於時靈聽後心裡舒坦一些了,他都要懷疑自己的父親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呈上去的可能。
雖然這樣想他父親不對。
送兒子出了京城,於恆也暗自琢磨起來,按理蘇辰這樣一個大好人才,皇上怎麼可能不重用,皇上可不守舊,朝堂最喜歡用一些新鮮血液,可不希望幾代元老把守朝政。
再說蘇辰的確有才,這樣有才的人士,不正是眼下朝堂上最需要的麼?皇上新頒佈下的稅法才實施幾年,並不是很順暢,還得到不少藩王的反對,他若是發現蘇辰是這樣一個有才之人,按理就該立即把人召回京城的。
莫非這中間真的出了什麼紕漏?
這一次不少人都收到了訊息,各地官員哪些能得到升遷,哪些不能的,京城裡這些世家,個個都精著,史家便立即得到了訊息,瞧著還有幾個月的時候翻轉,於是便給梅縣去信一封。
蘇辰收到信的這一日,正好在衙門裡處理事務,很是忙碌,於是信是喬寶瑩收的。
史家來信,喬寶瑩有些奇怪,史家是誰?為何與蘇辰熟悉?一時間喬寶瑩還沒有想到是哪位來。
待夜裡蘇辰回來,喬寶瑩便把信交給蘇辰,也沒有管了,出門去廚房給蘇辰打熱水洗澡去了。
蘇辰一看到史家的信,心裡就發虛,見小媳婦出去了,於是匆忙開啟信封一看,卻是史一言寫給他的信,得知他不得升遷,依舊問他可願意回京敘職,只要他願意娶了史家女為平妻,史家願意把他弄回京城。
先前就知道他會查案,問他願不願意在刑部為官。
蘇辰鬱悶的把信收好,想了想,還是把信放回書房比較妥當,便起身去了書房,把信收好了,他才回房。
正好喬寶瑩打了熱水,沒有看到蘇辰,正有些奇怪,見他進來,便上前為他更衣。
蘇辰心裡怦怦直跳,自己畢竟瞞著妻子收到了史家的信,他要不要坦誠的告訴小媳婦,他跟史家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信是他們自個兒要寄來的,而且他馬上要回拒了此信。
可是話到嘴邊卻不知如何解釋了,畢竟當年他與史家女之間的事傳得沸沸揚揚的,大家都知道了,也不知道小媳婦會不會因此而留下陰影,想著自己馬上就要回拒的,明個兒就去回了信來,幹脆就當這事兒沒有發生好了。
兩人洗好澡躺在床上,蘇辰把小媳婦摟在懷中,手臂都已經養成了習慣,給小媳婦當了枕頭。
沒想小媳婦卻在他懷裡不太安份,可是蘇辰心裡頭卻存著事兒,他正想著該怎麼回複,既不會與史家結下仇怨,又能把這事兒給抹平過去了。
當初史家也當真是破釜沉舟,居然不顧自己女兒的名節,把女兒的名節壓在了他的身上,眼下史家女也到了法定出嫁的年紀,可是京城那地方,一但名聲有損,便不要說嫁人了。
蘇辰心裡有些不舒服,史家的作風硬生生害了自己的女兒,也是他們貪心不足,明明知道他有妻子,還硬要賴到他的頭上,可是當初的確也是受了人家的照顧,若不是史家他的確得不到這大三元的新科狀元。
蘇辰有心想彌補,可是卻不知從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