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萬般艱難(第2/3頁)
章節報錯
喬寶瑩他們帶來的這十位大夫,沒日沒夜的給這些人看病,只要有足夠的藥材,喝幾幅便藥到病除,如今百姓基本沒有人發病了,只是為了防著倒春寒又落下病來,該備的藥材不能少,這些大夫也不能先輕意的離開,至少得喬寶瑩和蘇辰把這些災民都送回了原藉再說。
喬寶瑩覺得梅縣不僅是貧窮,還缺少大夫,等一切都安穩下來,她打算多往這方面培育人才。
至於經濟,她倒是想到了不少法子,等她大姐夫回了信後,她再做決定。
沒想到兩日後,她收到了李家來信,大姐夫居然願意在梅縣開分號,先是兩間酒樓,數間糧鋪。
喬寶瑩看到這個就高興了,這糧鋪指不定要代收她的醬汁,畢竟一個林源縣的出産,哪能供應全國上下這麼多城鎮,尤其是老醬,只要李家願意來梅縣幫忙,她以後的醬油就有了著落。
如今她手頭的銀子花得特別的快,又沒有進賬,而眼前卻是處處都得用到銀子,恐怕連百姓春耕的種子都得她和蘇辰想辦法,恐怕回到原藉也沒有東西種下地去。
這災糧都是雜碎的粗糧,自然不能拿來當種子用,否則不就沒有什麼收成了。
於是喬寶瑩又寫下一封信,卻是向李原討要種子的,不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種子一說,但她想試一試,李家可是皇商,要什麼東西沒有,就算他手頭上沒有,也有這方面的訊息來源。
她希望李原能運幾船種子過來給梅縣的百姓拿回去耕種,到時候種出來的糧食再全部以市價賣給李家的糧鋪。
當然如果這樣做的話,必定會得罪了本地的富紳,他們可正是拿低價賣高價的手段在百姓身上搜刮銀兩的,哪能看著這好處被外人給得了去。
喬寶瑩其實有心想李家過來幫忙,有李家來打破梅縣的經濟,她跟蘇辰才好制衡,她雖不懂為官之道,但眼下這些事,她覺得這樣做她跟蘇辰能事半功倍。
若是像林源縣一樣,知縣被當地富紳拿捏,可不是好現象,這樣蘇辰會寸步難行,指不定是下一個林知縣。
十年寒窗苦讀可沒有教他們怎麼行商,怎麼交際,於是這一塊成了寒門士子的短處,不比那些世家子弟,從小在家族長輩下的薰陶,早已經習慣與各方人物打交道,還能借自己家族的勢力予以震懾。
所以寒門出身計程車子,將來若是功成,必定比那些世家子弟所費心思更多。
喬寶瑩心疼蘇辰,她看著他日夜為百姓忙碌,她能為蘇辰多做一點,他便少一點兒煩惱。
終於把這些百姓送出了城,他們各自返回原藉,先前土地自然是荒著的,這一次喬寶瑩下了死命令,必須耕種農田,若把田地荒廢的,上頭必會追究,恩威並施,這些人倒也沒有生出旁的心思。
至於那些連地方也不知道去的奴僕,喬寶瑩倒有了新的安排,這些人沒有親人,沒有田地,更沒有家鄉,指不定是在外地或者從小就被人賣了的,找不著親人,他們不正是可以在梅縣行商麼?
這樣可以帶動經濟。
於是喬寶瑩把這些人單獨召集起來,帶去城郊,那兒有大片大片的荒山地,根本沒有人種地,又因為是山地,更加不值錢了。
於是喬寶瑩便把這些人安置在這兒,她開始花銀子給這些人建院子,這些人的身契本來不在自己手中,皆因主子家把他們趕出了府,於是喬寶瑩給他們恢複了自由身。
她先要建院子給這些人安定,再在裡頭挑出老實忠誠一點的人出來培養,其他陰險狡猾之輩,等院子建成,便把人放到碼頭上去做工人,只要自己勤快努力也不會餓死的。
喬寶瑩安排這些事皆是舉手之勞,沒想蘇辰得知後,竟然感激的看著她,兩夫妻在屋裡頭說著話,蘇辰贊了她一聲,他沒有精力處理這些事情,但他的小妻子做到了。
“一來梅縣,我便想著,以後不管辦什麼事,我都要把你放在身邊,就算是官場上的事,我也會讓你知道一些,這樣的話,你便能在我不方便的時候,也能替我出著主意。”
“如今看來,果然我當初的主意是對的,九兒,你與她們都不同,可惜你是女兒身,若是男兒身,即便是我也不能與你相比。”
喬寶瑩沒想到自己在小夫君心裡有這麼高的評價,但其實她能想到這麼多,皆是因為她本來就是一個成人的靈魂啊,若是真正的喬九,一沒有見過世面,二沒有讀過書,怎麼可能幫得到他。
好在蘇辰並沒有懷疑她,只要他不懷疑她,她能幫著他的地方自然會幫的,她更希望兩人能齊心協力的把梅縣弄好,走上正軌,不然他們未來幾年的日子可想而知,不是走林知縣的老路,便是尋關系打點上頭,再轉移陣地。
可是這兩樣皆不是蘇辰的抱負,他一個大三元的新科狀元,莫名的被外放到這種地方為官,心裡頭肯定存著一口氣,一口出人頭地的氣。
喬寶瑩不知道蘇辰在京城裡到底遇著了什麼事,他拒絕史家是一樁,但喬寶瑩想即便是史家也只是一個三品大員,也還沒有這個能力可以左右皇上的想法,把一個前途在大好的才俊外放到這地方來,所以一定還另有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