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身世的證據(第2/3頁)
章節報錯
虞氏跟著皇上入了宮,沒多久便懷上了孩子,於是直接封為了虞貴妃,就因為這個稱呼受到不少朝臣的議論,甚至連江陵的虞老太爺都被人彈劾了,原因是虞老太爺四十才娶妻,娶妻才生下這麼一個小女來,無中生有的說虞老太爺年輕之時曾做過負心漢。
這個還不算,不僅造謠說虞家門風不正之說,更有汙辱虞家的人,可是那幾年皇上才坐上九五之尊,有不少事還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卻是在這個時候,虞貴妃傳出與護衛有私情的事,再加上先前造謠說虞家門風不正之事,於是這事兒審都未審就定下了。
那會兒皇上不在宮中,正好去了江南巡查水患,虞貴妃便是那會兒生下的皇子,但母子兩人皆沒了。
虞貴妃沒了,生下的死胎也沒了,緊接著虞家都遭了罪,李易卻並沒有查明,他打算回一趟京城,主要就是去打探一下當年之事。
蘇辰聽後心驚,想不到書香門第的虞家會這樣遭人陷害的,只是李易說要去往京城的事,卻令他有些擔憂。
“二十年前的事了,前不久就有人派了刺客過來,你此時去京城,豈不就是去送死了不成?再說京城是什麼樣的地方,我曾經去過,那兒人多口雜,連一個普通的百姓你都不能小看,也有可能是某位權貴家裡的親戚,或是親戚的下人。”
“你若是這個時候去京城裡打探,一但走漏風聲,豈不是隻有死路一條。”
蘇辰很擔憂他,李易卻是苦笑,“天下之大,我要到何處才是我的藏身之所?此番去江陵,一路被人追殺,到了江陵才打探了幾下,又遇上一批黑衣人,我不知道他們是哪方人物,但我知道他們必定是權貴高官,或者是宮裡派出來的人。”
“與其這樣,倒不如回京,認回父皇,或還有一絲生機。”
“萬萬不可,這個時候認親,豈不是羊入虎口,再說他們若說你並不是皇子該當如何?即便你有證據,他們連當年的書香世家虞家都能造謠生事,又有什麼手段不敢使的,恐怕這些人透過這二十年的努力比當年的權勢還要更加的大,你要怎麼去認親?”
蘇辰的話音一落,李易面色白了白,他從不曾想過這事,他原本去了江陵拿到了些證據,他以為把這些證據呈給皇上,便能恢複自己的身份,如此也不至於被人一路追殺,至少明面上不敢了。
喬寶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說道:“你在江陵的證據會不會早有人故意等在那兒給你的,不然拿得也太順遂了些,你一路遭人追殺,卻還能尋到證據來,可是已經有二十年了,二十年,物是人非,這證據可靠麼,做為親生父親,會不會也會懷疑呢?”
李易這一下徹底的絕望了,他把手中的證據拿出來,卻是一封當年皇上寫給虞氏的私信,裡頭有愛慕之意,蘇辰和喬寶瑩看了一眼,不知如何說好,首先他們都不知道皇上的筆跡,萬一這是造的假,豈不把李易陷入危險之中了。
“這信的真假有待考量,如果真的是當年皇上寫給虞貴妃的,不應該是虞貴妃私人珍藏麼,又怎麼可能出現在江陵,而被你一去就找到了。”
喬寶瑩說完,又補充道:“作為女子,若是自己心上人所給的東西,一定是珍之重之收藏著的,何況還是愛慕之意的私信,那可是一個女人的清白,怎麼可能隨便給別人看,或者讓別人收起來。”
這一下李易徹底的打消了自己要回京認親的想法,李易好半晌沒有說話。
蘇辰建議道:“不如這樣吧,你先在這後院裡休息幾日,待過了年後,咱們再尋長計議,其實要驗證這信上的字跡也不難,只是當年我受帝封賞之時,只看到簡短幾字,不好來辯認,但我倒有一個法子,只是眼下是辦不了,我呆在梅縣走不動。”
“如何辦?”
李易燃起一些希望,蘇辰猶豫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你是皇子的身份,朝中又分了派系,立了太子,眼下以你不強大的身份,不管哪位世家都不會幫你的,而我一介寒門,也幫不到你。”
“我在朝中還認識一些人,若是我模仿著這信上的字分開給他們來辯認的話,或許還能得到一絲訊息,但真要走到這一步,至少我得離開巴蜀,我來巴蜀也是在朝中得罪了人才這樣的。”
都是處境艱難的,喬寶瑩自然知道蘇辰所說的得罪了誰,心裡也是一涼,李易卻還是抱著希望的,雖然不能馬上就去辦,但以後還是有機會的,可是眼下他只能等了。
只是這時間上卻不知道是多久,一年,兩年,五年,十年,誰知道呢。
李易很沮喪,蘇辰見狀,安慰他,說道:“我在梅縣任職三年,若在這三年裡做出成績來,必會調任遷升,如此一定會離開巴蜀。”
李易雙眸一亮,離著調任也還有兩年,這兩年或許他能等,而且他可以透過這兩年在各地再多收集一些證據來。
“若是能找到當年的人做為人證就更好了。”
喬寶瑩說道。
蘇辰點頭,“九兒說的對,人也是關鍵,畢竟就算確定這封信的出處,也無法證明你的身份,何況你的養父也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