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半晌後她才開口詢問,“煩請大師再為我算一卦,我能否得償所願。”
這裡她並沒有自稱本宮,而是說“我”,顯然她並不想用皇后的身份交流。
玄穆推給她一個竹筒,“娘娘抽支籤吧。”
王皇后抬手,金鑲寶石護甲與簡單樸素的竹筒形成鮮明對比,保養得極好的纖纖手指從筒內拿出一根竹籤。
她沒有看上面的內容,直接遞給了玄穆讓他解籤。
玄穆看了看竹籤上的內容,對王皇后說,“恭喜娘娘。”
抽得好籤王皇后嬌柔的臉上卻無笑意,只施施然起身謝過玄穆大師,轉身離去。
玄穆將手中竹籤擱置在桌面上,刻了字的一面朝上。
“風定波平後,因緣終得全。”
鳳棲梧桐,兩年前泥瓦匠王家女前來拜佛,路過梧桐樹下吵醒了掩在枯黃落葉下的少年郎。
民女不識天子,真性情流露與那少年郎吵了起來,雖為泥瓦匠之女,卻容色秀雅婉轉,神態天真,與人爭執時桃腮微紅,嬌憨可人。
泥瓦匠出身一夜烏鴉變鳳凰,當今皇后和皇帝初遇的故事成了一樁美談,在百姓間流傳甚廣。
風子譯閉門苦思的時候,舒雲也在夜裡偷偷喚了司命一次,要她分析分析嵐朝的情勢還行,放眼整個亂世就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喚了司命來,讓其透露些方向省心又省力。
據司命所說隨縣和棗陽這兩個地方至關重要,隨縣與棗陽構成隨棗走廊是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
到時候看看究竟是哪路諸侯拿下這個地方,她就拖著風子譯前去投奔,以後那人就是風子譯扶持的君王保準錯不了。
楚王已經暗地集結兵力,西邊新建立起來的靖國也蠢蠢欲動,按照司命的說法,嵐朝覆滅就在最近了。
風子譯收到了晚楊遞來的訊息,知道她暫時借住在江園,他當上御史大夫後陛下賜了府邸,可他沒有邀晚楊回來,他還沒能理清楚自己的想法。
陛下最近在朝堂上神情愈發陰沉,國庫空虛,世家獨大,可用的文臣武臣都寥寥可數。
風子譯大概知道師父和晚楊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引導他了,恐怕以師父之慧早就看清了嵐朝勢力的盤根錯節,偏偏又生逢亂世沒有時間給嵐朝去清理門戶。
從很久以前腐爛就已經深埋進嵐朝的裡裡外外了,嵐朝的結局從始至終都走向一個方向。
可他還是想留下來,為嵐朝盡最後一份力,親眼見證嵐朝的結局。
晚楊似乎知道他的想法,第二次給他的信上說讓他安心等待嵐朝最後的時刻,嵐朝覆滅後希望他能夠和她走,擇明君而侍,爭取早日結束戰爭,為天下百姓謀一份安定。
信上所說字字都抓緊了他內心所想,他完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楚國果不其然在立冬前一天對嵐國的邊境發起了進攻,一封封加急信被不斷地呈上嵐國年輕帝王的御桌。
楚王養了一支重騎兵,戰旗所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威名遠揚,嵐國節節敗退,不過一月便失去國土萬頃。
楚王暴戾,每每勝利奪城便下令屠城,楚國重騎兵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讓嵐國百姓聞之色變。
眾朝臣都退下後,風子譯被單獨傳喚到了御書房。
帝王端坐在御座之上,思緒難辨,“眾朝臣眾說紛紜,有說割地求和的,也有說和親的,說來說去也不過是像楚國服軟罷了,你認為如何?”
風子譯一身硃色官服,一頭黑髮用玉冠束起來,面容俊逸,氣質溫雅,他向皇帝拱手道,“退。”
衛覃眸色深了深,語氣不明,“你也說退。”
風子譯站在下首靜默不語,國難當頭,世家各尋出路,軍餉發放下去早就爛進根裡的朝廷怎會放過此等良機,那些個貪財小人哪裡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還在恬不知恥地搜刮著財富。
軍餉到不了前線,軍兵如何打得過楚國虎狼之師,不退還能如何。
“隨棗。”風子譯在君臣二人相視無言半晌後,突然出聲,“隨縣和棗陽以南儘快安排百姓撤離,重兵把守隨棗走廊,只要此處不被楚王攻克,嵐國就還有希望。”
殿內的燭火晃動,衛覃的視線被御案上的玉璽所吸引,從古至今多少人為了這塊玉璽奮起爭奪,就為了他身下的位置和至高權力,他也在這奪位的漩渦中掙扎了許久。
“就這樣辦吧。”
風子譯出了皇宮到達自己的府邸時,門前站了個熟悉的身影。
“晚楊姑娘。”
他眼中有幾分怔忪,上前幾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