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奮筆疾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姬宮由於年幼不勝風寒,拜完石碑後暫時被送下麒麟崖,只等“武試”的時候再來觀戰。
虢翰趁機湊到父親虢石父身旁,開始沒完沒了地寒暄起來,時不時朝其他記名弟子瞄上幾眼,顯然是在炫耀著自己鶴立雞群的身份地位。
柴嵩靜候一旁,一直等到父子倆不再說話,才開口道:“虢大人,以往麒麟試的題目皆是大同小異。虢大人不遠萬裡前來,對於這次文試考核的內容,可有什麼高見?”
聽到柴嵩要讓自己父親出題,虢翰的嘴角微微上揚。
然而,其它記名弟子卻開始站不住了,紛紛議論起來:
“麒麟試可是仙道比試,闡宗元老居然去請教一個凡人的意見?”
“咱們雖然道行低微,但早已將自己視為闡教修士。”
“這簡直是對我們的侮辱!”
“豈有此理!”
眾多弟子雖然只是低聲議論,不敢大聲喧嘩,但所有竊竊私語彙聚起來,便成為一片飽含怨念的喧囂。
面對周遭不滿的情緒,十二位白袍元老不動聲色,始終保持閉目養神的狀態,似乎根本沒把這些所謂的記名弟子視為闡教中人。
柴嵩面無表情地環顧人群,冷漠眼睛猶如掃視一群螻蟻。
螻蟻自然不必去用對待闡教修士的態度來對待。
蘇季今日親眼目睹柴嵩這樣的態度,終於明白他為何要推舉虢翰作為入室弟子。
柴嵩如今大權在握,若真的選出可以獨當一面的入室弟子,反倒會對他的地位造成莫大的威脅。
闡教素來以名門正道自居,與截教唯一的區別就是以庇佑天下蒼生為己任。因此自周文王時起,闡教輔佐周室直至今日。周室朝野雖是凡人聚集之地,但掌握了周室朝野,就等於掌控了天下黎民。
虢翰作為天子寵臣的兒子,日後遲早要子承父業,肩負著成為周室王朝的中流砥柱的重任。然而,虢翰不學無術,頂多隻能成為像他父親一樣權傾朝野權臣而已。這樣的人正是柴嵩最需要的,這樣的人更容易掌控,這樣的人就算成為入室弟子,也絕對的不到闡教主的信任。
想到這兒,蘇季還是感到奇怪,既然這次麒麟試是為闡教主選擇入室弟子,那為何闡教主本人沒有到場?
難道他就這樣信任柴嵩,任由他胡作非為?
虢石父從政多年,自是識趣得很,立刻推辭道:“承蒙道長抬舉,玄門中事奧妙無窮。本官一介凡夫俗人,豈敢妄加言辭。”
柴嵩已經把面子給足,便也不再多說什麼,緩緩轉身面對眾弟子,高聲宣佈:
“今年的文試與往年相同,限時七日。七日內走下麒麟崖者視為主動放棄。眾弟子需在七日內默寫小道三千卷的前九千百九十九卷,最終依字數多少評判優劣。”
牛竹撓了撓頭,喃喃自語道:“小刀三千卷?那是什麼菜?”
蘇季轉頭問黃牛道長:“何為小道三千?我只聽說過大道三千。”
黃牛道長朗朗答道:“三千大道中的‘三’是一個變化的數字,代表不確切數的數目。所謂三千大道是隻是概稱,代表不可計數的含義。玄門中人以往修習書寫成文的三千卷道法,都只是小道三千而已。”
“如果凡是能在書面上學習的道法都是小道,那麼真正的大道又在哪裡?”
“大道自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每個人的道,無論闡教還是截教,終點皆是通往天道。只要最後可以得道,便是證道。”
蘇季恍然大悟,不禁心中暗喜。如此看來自己在造化玉牒所學到成文的三千卷道法,便是所謂的三千卷小道,也就是這次文試中所要求默寫的內容。這些內容他早已爛熟於心,別說只要求默寫前九千九百九十九卷,就算要寫完整整三千卷對他來說也是易如反掌。
此時,眾弟子們已經開始紛紛用自己手裡刻有數字的木牌,換來筆墨,以及一摞寫字用的獸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