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而李秋山這次,的確讓屋內眾人大感驚訝。

只見他不停地從儲物法寶中取出物件來,等到屋內空地都被填滿時,李秋山突然記起放在桌上的那盆蘭草,隨即找了個空放下。

張三見李秋山剩餘的兩根竹竿也在地上,不禁指著問道:“這破東西也算吶?不就看著比平常竹子綠了些嗎,這麼稀奇的?”

李秋山有些得意,指著地上的一眾物件。說道:“隨便挑,數量不限,東西好壞,全憑自個眼緣和運氣。”

老人看著眼前的東西,難得也點頭稱讚道:“是有幾樣好東西的。長者賜,不可賜。那兩個小子,你們放心拿便是,這也算是一種機緣,而且這些東西,跟你們也是有些因果的,不可錯過。”

李秋山連忙說道:“大侄子我都喊過啦,你們就別跟叔客氣,看上啥拿啥。”

老人和李秋山都這樣說了,許雲儒也不好推辭,笑著應了聲,目光便投向了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風玉堂選了那盆蘭草,以及一顆黑不溜秋的蓮子等,多是些花花草草。

許雲儒首選了一根翠竹,而後拿了一方印章,一本名叫‘赤雪’的印譜。本打算就此作罷,在李秋山的要求下,只好又拿了一對巴掌大小的玉獅子。

張三見自家公子如此拘束,心裡暗暗著急。

他先將酒葫蘆收下,接著選了一對酒盞、一把摺扇。本想再拿些自己喜歡的物件,一想到自家公子方才太過於拘謹,於是就又選了一支筆,以及一個青花筆洗,臨了又拿了一方鎮紙、幾本書籍,這才罷了手。

三個年輕人各自選完,李秋山面露詢問之色,看向一直端坐於堂前的老人。

老人搖了搖頭,李秋山便自作主張,硬塞給老人一副字,上面寫這些長壽的喜慶話。

老人看了眼,什麼也沒說,收起這幅字,轉身回了自己屋裡。

李秋山收起地上剩餘的一干物件,這才站起身笑道:“買定離手!穩賺不賠!本店就此打烊!”

終於見著回頭錢的風玉堂,不禁笑道:“你這是去打劫了什麼地方啊?”

李秋山揮手道:“一邊涼快去,這可都是我的辛苦錢”,繼而咳嗽了兩聲,接著說道:“我給你們再講講各自選的東西,你們好知道都選了什麼。”

張三趕緊搬來凳子,風玉堂端來茶水,三個年輕人圍著李秋山坐下,皆是豎起了耳朵。

李秋山先是敲了敲蘭草盆,喊了聲:“出來吧!”

綠衣侍女出來露了個臉後,又在李秋山的吩咐下,回到花盆內化作了一株蘭草。

風玉堂樂不可支,張三懊悔不已,捶胸頓足喊著:“失算了,失算了,還是江湖經驗不足啊!”

接著李秋山又道:“你選的那些花花草草,多已有靈性,日後你自會發現。而那蓮子,等方才的女子將這花盆騰出地來,你可在盆中盛滿院裡的井水,將蓮子放入其中,長成以後用處也不小。”

張三遞過茶,急忙問道:“我的那些呢?您快給說說。”

李秋山卻道:“不急,最後再說你的”,然後轉頭看著許雲儒道:“眼光不錯,這截竹子的確是好東西。”

張三突然跳了起來,從牆角找回了被自己丟掉的那截竹子,跑到李秋山跟前,問道:“我這個呢?”

李秋山道:“傳聞,文廟之中有一叢翠竹,因受了文廟聖人君子的氣息,從而通靈,竹身翠綠,色重如墨,貼耳靜聽,可聞朗朗讀書聲。你手中這截,與文廟那顆竹子是近親,妙用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