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淩神色變了又變,甄嬛亦扶著肚子抽泣道:“臣妾也不曉得哪裡得罪了這位公公,竟遭如此報複,要臣妾宮毀人亡、一屍兩命。幸而奴才們發現得早,否則臣妾就沒命見皇上了。可惜祺貴人……”

玄淩冷道:“區區奴才哪裡有這個熊心豹子膽。慕容氏一向狠辣,倒是朕小覷了她。”

祥貴人一向不喜歡慕容世蘭,聞得事情經過,不由得又驚又怕,向玄淩道:“柔莞夫人和祺貴人的兄長都是平定汝南王之亂的有功之臣,臣妾又聽聞慕容選侍向來與柔莞夫人不睦。如今貶黜,自然深以柔莞夫人為恨。要不小小一個內監為何要火燒柔儀殿,必定是有人主使的。請皇上明查!”

甄嬛仍是瑟縮著在玄淩懷裡哭個不停,悲慼道:“慕容選侍就算不滿也只是對臣妾,不想卻連累了祺貴人,都是臣妾的不是。”

玄淩安慰她道:“哪裡是你的不是呢。朕本不想做得太絕,想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誰料她反而更加毒辣,連人命都出了。罷了!”他眉心挑動,向李長道:“告訴皇後和敬妃,連夜審問慕容氏,若經屬實,即刻打入冷宮賜死,不必來回朕了。”

甄嬛回首,見眉莊嘴角凝了一絲冷笑,亦是從心底冷笑出來,只覺得痛快不已。皇後和敬妃從來與慕容世蘭為敵,落入她們手中,即便她沒有指使縱火也會證據確鑿,何況現在“鐵證如山”呢。

因快要新年,審議慕容世蘭之事不宜拖到年後,怕是不吉利。肅喜剛被親審就招了是慕容世蘭指使,因而皇後和敬妃當機立斷連夜審了慕容世蘭,將她廢入冷宮。

皇後對祺貴人的死也曾有過疑心,但一則她只餘一具焦屍,並無證據,二則玄淩怕寒了功臣之心,只對外宣稱祺貴人是失足摔死,以貴嬪之禮下葬,不準宣揚,皇後也只能作罷。

就如書中所言,如果不讓玄淩見到祺貴人之死,他永遠不會知道焚火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只有見到祺貴人慘狀,玄淩才會想到若是燒在甄嬛身上,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更加對慕容世蘭恨之入骨。

不過兩日光景,皇後便下旨賜死慕容氏,以儆效尤。在座眾人皆對慕容世蘭怨尤已久,現在皇後此舉,卻是大快人心,眾人紛紛稱皇後“治內有方”。

到底顧及後宮事不宜外揚,也為了賢德之名,皇後留了慕容世蘭全屍,賜她自盡。慕容世蘭卻不肯就死,非要等玄淩的旨意,直到甄嬛派人去告知了她昔年小産和歡宜香之事,黃昏一過,冷宮才傳來了慕容世蘭自裁的訊息。

慕容世蘭的死湮沒在新年的喜慶裡,再無人問津。這個曾經顯赫的寵妃在死後只得到了一個“順”字作為諡號,沒有任何追封和葬禮,草草安葬在了埋葬的宮女內監的亂葬崗。

端睦夫人在聽到慕容世蘭這個諡號後輕笑出聲,向甄嬛道:“順?她何曾‘溫順’過,這諡號真讓人覺得諷刺。”

然而逝者已矣,糾結一個諡號並無意義。

慕容世蘭死後,端睦夫人的身體漸漸見好,開始陸續在一些新年的歡宴上出席,彌補了從前皙華夫人的空缺。一後兩夫人的簡單格局之下,後宮的生活異常平靜。新貴人之中,祥貴人倪氏漸漸被冷落,福貴人黎氏則是因為姿色稍遜而不甚得寵,她也不在意,總是樂呵呵的樣子。而最得寵的,莫過於瑞貴人洛氏。她姿態清雅,雖不太獻媚爭寵,卻也正因此頗得玄淩欣賞。

新年因著慕容世蘭的故去,眾妃嬪格外歡欣自在,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過了正月十五,前朝開始陸陸續續處理汝南王和慕容氏的瑣碎事務。甄嬛一早傳了話出去,切不可為汝南王子嗣及有關之臣求情,玄淩問起,也只說任憑皇上處置。

玄淩自然也是要面子的人,最終下旨封了予泊繼任汝南王,雖是虛爵,也總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幾分。

轉眼便是二月二“龍抬頭”,天似乎有要放晴的跡象。玄淩在皇後宮中,亦召了甄嬛和眉莊去陪著說話。兩人皆帶上了予澤和予沐,一來孩子正是滿了周歲愛鬧騰的時候,離不開母親,二來也是讓玄淩見著他們,多幾分父皇的喜愛。

甄嬛和眉莊一路說說笑笑,早有知趣的宮女挑起了簾子讓二人進去,只覺得殿中的暖氣“轟”一聲湧上臉來,熱熱的舒服。玄淩和皇後都正圍著火爐敲了小核桃吃著說話,見了活潑好動的兩位皇子極為高興,笑道:“予澤和予沐長得倒快,這會子都能走路了。”

皇後亦溫柔笑道:“二殿下大些,三殿下到底小了幾個月,還是當心些才是。”

眉莊頷首應下,轉而溫婉道:“予沐還不滿周歲,沒有予澤壯實,溫太醫說小孩子太早學步傷筋骨,讓也等到過了周歲再學。”

玄淩點點頭,道:“溫太醫的醫術是太醫院數一數二的,必定不錯。過些日子提點章彌也要告老還鄉,朕便讓他接了提點之職吧。”

甄嬛但笑不語,只見皇後略頓了頓,舒然笑道:“說起太醫院,臣妾倒想起前兩年宮中多有變故,又延遲了選秀,如今宮中妃嬪之位也多有空缺,皇上可有意選幾位妹妹填一填缺麼?”

玄淩慢慢咀著塊核桃肉,道:“皇後且說來聽聽。”

皇後如數家珍:“按照後宮的儀制,應當有貴淑賢德四妃各一,二夫人、三妃、昭儀等九嬪各一,五貴嬪,其餘則無定數。如今貴嬪有二、三妃亦有二,且還無妨。九嬪裡只剩一個李修容。貴淑賢德四妃雖有空缺,但位分極高,可以慢慢來,而夫人之位已滿,只九嬪與五貴嬪著實該添了。”

玄淩“唔”了一聲道:“九嬪其他也就罷了,昭儀是定要立一位的,為九嬪之首。”自從甄嬛離了昭儀之位,九嬪之首就一直空著。原來的陸昭儀早早就已經自降為五品的嬪,與早已失寵的秦芳儀同住。

皇後繼續道:“貴嬪以下許多位分還空著。”

玄淩掃了一眼安靜聽著的眉莊,沉吟道:“惠貴嬪生育皇三子有功,可以晉一晉了。”他想了想,又問:“三妃只有兩個麼?”

眉莊明白他言下之意,忙道:“臣妾資歷尚淺…”

皇後笑容滿面打斷她道:“這倒不是資歷不資歷的話,不是人人在宮中熬成一把老骨頭就能封妃的。惠貴嬪德行出眾,又是三殿下生母,後宮眾人自然是沒有話說的,只……”

甄嬛盈盈一笑,執了眉莊的手向玄淩笑道:“前幾日臣妾去給太後請安,太後還說眉姐姐生了三殿下卻只在貴嬪之位,怕旁人小瞧了皇子。臣妾本是與眉姐姐一同進宮,卻受皇上垂憐忝居高位,心中時常不安。”

“你無需不安。本來妃嬪晉封多是因生子之故,你如今即將為朕生下第二個孩子,依例晉封並無不妥。”玄淩拋了一顆栗子在火中,爆出清香的脆響,拍了拍手道:“三妃缺一,便晉惠貴嬪為惠妃吧,她一向侍奉太後有功,又是皇子之母,封妃也在情理之中。”

事已至此,皇後也只能說好,眉莊仍是那般落落大方地下跪謝恩,甄嬛則滿面皆是微笑,道:“眉姐姐大喜。”又向玄淩道:“方才皇後娘娘說昭儀之位不宜空缺,不知皇上屬意何人?說起來貴嬪之位上還剩下欣貴嬪姐姐,再就是新入宮的三位妹妹承寵良久,也該有所封賞了。”

玄淩略略沉吟,溫言道:“嬛嬛倒是提醒了朕,新年都過了,不如就按皇後說的,將那些德望俱佳的嬪妃都晉了位份。欣貴嬪生育皇長女,就封為昭儀吧。福、瑞、祥三位貴人都晉為嬪,晉方容華為方婕妤,劉德儀為劉容華,餘下的皇後做主吧,一應封號、位份,都不必回了。”

皇後含笑答應,在玄淩面前即使再不願,她也永遠那麼雍容和藹,端莊溫文,母儀天下。

第二日,皇後鳳詔曉諭六宮:冊惠貴嬪為沈眉莊為惠妃,欣貴嬪呂盈風為呂昭儀,容華方淳意為方婕妤,德儀劉令嫻為劉容華,韻嬪趙仙蕙為趙芬儀,睦嬪汪軒媖為汪順儀,福貴人黎縈為福嬪,瑞貴人洛臨真為瑞嬪,祥貴人倪菡芳為祥嬪。

這次晉封說不上大封六宮,受封的也多是正三品下的嬪妃,但人數上確實算是玄淩登基以來之最了。玄淩說一句餘下的皇後做主,皇後也是半點沒客氣,將趙芬儀和祥嬪順勢拉入自己的陣營。

當然,甄嬛算是沒費什麼心思,自己這方的人大多也得了玄淩歡心,不需要費力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