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在椅子上坐了下來,互相看了看。d說道:“老先生待我們不薄,把這樣精彩的實驗展示給我們看,並耐心地講解,是一番深情厚意!我真不知道該怎麼答謝他?所以千萬不可造次,忘了自己是客人的身份。”

兩位女士點點頭,龜博士聽出來d是在提醒小心,它說道:“你似乎沒有我們這麼專注?”

d笑了笑,說道:“看見你們認真,我就不必了。”意思是你們看了,我不必加入其中,避免全軍覆沒。

三人都對d的謹慎保護很欽佩。四人便不再言語,也沒看,就專等老專家回來。

過了一會兒,老專家從牆裡面走進來了。他見幾人正襟危坐,也不禁點點頭。老專家笑著說道:“我們接著看。”

幾人站起身來,接著透過觀測鏡觀看小行星的發展情況。

看了一會兒,老專家說道:“這個世界裡的人們開始互相瞭解對方,增進彼此間的文化交流。隨著社會的進步,貿易也日漸增多了。年輕一輩的人更注重自身發展機遇和個人的理想,和平發展成為世界的主流。”

兩位女士對著觀測鏡邊看邊聽老專家的講述。這顆星球上的人們具體生活內容看似無人知曉,其實被遠處的觀者看得清清楚楚!

“其實我不用看你那邊,你那邊看到的我也猜的清清楚楚。”老專家說道。

“老先生對此實驗很熟悉,我等不及。”a女士說道。

“倒不全是我熟悉的原因,這樣的實驗行星小球,無論製作的多麼的一樣,裡面的故事每次都會不同。但是人的分析判斷是可以從一點看一線,從一線看一面,從一面看整體的。”老專家說。

龜博士對老專家的話,可以說聽得豎起了耳朵,雖說龜博士的耳朵不明顯。

龜博士插話說道:“因為萬物每次都不同,您製作的小球無論多麼努力試圖完全一模一樣,可一旦深化並演化為萬物自身發展歷程中的故事,又何止是千差萬別,這不可能會一樣的。但事理不會不同。”

“不錯!能得與高人討論學術,也是老朽一生的心願。”老專家這話,倒是由衷地欽佩龜博士。

其實,老專家的科技水平何止是高科技,簡直是登峰造極!老專家一族擁有很多人類尚未涉足的科研領域。

龜博士豎起大拇指說道:“不敢當,老專家您才是高人。”

聽b女士說道:“我看見他們在篡改歷史,而不顧歷史的感受!”

“呵呵!他們一廂情願,淺顯得很,待會兒我給你們演示。”

老專家如此說,必有更加奧妙的東西,幾人興奮了起來,連d也想見識見識如何演示?

首烏國的歷史研究中,儘管歷史學家肯定了歷史的演進與任何現實包括未來都有著無法斬斷的關係,可裡面涉及的內容、需要研究的領域和各種分支十分複雜!沒有極高的造詣和渾厚的學術理論,即便是不少星球的智慧物種明白了這點,卻難以做到這點並向更深層次的實踐領域拓展。

老專家的演示是他自己甘心情願的,有誰願意把本國的核心科技這樣展示給他國人看的?

b女士看著觀測鏡,聽她說道:“可惜受迫害的人直到死,也沒等來侵略者的道歉。”

“歷史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我們不妨來演示一下吧。”

聽老專家如此說,兩位女士跟了過去,d也走過去,龜博士從椅子上下來,它來到專家跟前。

四人跟隨老專家來到一張辦公桌前。我們姑且就稱之為老專家的辦公桌吧。他拉開辦公桌的抽屜,裡面取出一摞白紙,手裡又拿起筆。

兩位女士想起了龜博士用紙和筆描繪並計算宇宙行進方向的情景,真可謂高深!而這位老專家也能如此,看點不在龜博士之下。

老專家鋪好紙,執筆,他說道:“歷史、今天和未來,這三個時間概念,從聯絡上而言,並不是獨立分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我們看待歷史或者現如今,也包括看見未來的時候,心中必要看到一個整體的概念。”

幾人點點頭,表示贊同。

老專家接著說道:“用歷史的視角或者事物的演進變化規律,能看見未來,回眸過去,也能更清楚地認識現在。只是,因為民眾的認知程度還沒有達到那個水準,社會的發展還沒能使每個人充分地享受到物質精神文明,所以被不良企圖的人和勢力鑽了空子,用來抹殺歷史和美化可恥行徑!不過,歷史終歸是歷史,存在的終歸是存在,所謂‘鑽了空子’不過是自欺欺人耳。我們現在就用精確演算法來演算曾經,即用數學運算來求得曾經的歷史。”

“我們剛才看見一個模擬小行星的故事情節,雖說是模擬,但是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個區域性宇宙空間內發生的一切。我們已知的資料是缸的容積……內部……假恆星繞圈的時間和光照度給予大地施加的影響力算在內……小行星本身的體積與人的活動範圍之間的一般公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還只是老專家的初步資料,才跨進門。還沒到算的時候,資料之多,資料之龐大,就是那一口缸內,已經讓四人瞠目結舌了。對老專家井井有條的演算法,四人嘖嘖稱奇!

人的一切活動是根據人的需要來進行的,而所獲得的資訊內容也註定是以人為中心而進行定義和整理的,這直接關係到人的認知水平和實踐需要。但萬物的核心是無窮無盡的,相互之間的影響力除了一般規律之外,還取決於許多不確定性的外部因素和潛藏在核心裡面的歷史性內容。而歷史無窮無盡,所形成的各種影響之總和深不見底!打個比方,老專家把待實驗的球體取出來,然後再重新放回去,這樣一個過程所造成的影響與剛才沒有取出來之前相對比都是不同的。這對日後的實驗結果都有著些許不同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會在事物的進一步發展之後造成巨大差別。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我們要分析和判斷,這種假設不僅需要,而且會在各種模擬實驗中運用到。

這幾乎是研究領域的無底洞,筆者只能揣摩一二,不代表老專家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