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和洛珺月智商尚可,繼承他們優良基因的欣欣樂樂的智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天賦必然重要,但後天的努力也一樣重要,所以洛珺月就從現在抓起買了一些寫字本給欣欣樂樂練寫字,按她的意思就是要在起跑線上不能輸給其他同齡小孩,必須得為欣欣樂樂上小學之前打好基礎。

對此林浩就有不同的看法,他不認為洛珺月的做法有錯,不過要適度,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到頭來拔苗助長只會害了欣欣樂樂。

而且林浩表明了他的態度,他不介意欣欣樂樂現在多學一點東西,但也要適度。

還有一點是他們不要總學其他小孩的家長,連他們自己本身都不懂的東西就硬塞給孩子,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補習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些不顧孩子的感想只會自以為是的家長真的為孩子好嗎?林浩不這樣認為,說難點就是拿孩子作為他們炫耀的資本,來和別的家長比較罷了。

孩子雖小但他們不傻,他們會像成年一樣有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也會有他們厭煩的東西,補習班對小孩子們同樣如此。

什麼繪畫唱歌跳舞彈鋼琴這些一系列的補習班在某些家長看來,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他家的孩子不報就會吃虧,就會輸給人,就會感覺自己孩子不如人家孩子。

甚至有些異想天開的家長就會認為學鋼琴令孩子多有氣質啊,多有文化修養啊,所以哪怕他們明知道孩子喜歡唱歌跳舞都不會報孩子喜歡的補習班,而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報了鋼琴班。

這樣的想法明顯是不可取的,對此林浩也有他獨特的看法。

給孩子報補習班不是不可以,但要挑欣欣樂樂喜歡的,感興趣的。

比如欣欣喜歡彈琴就給她報鋼琴補習班,樂樂平時喜歡畫畫就給他報繪畫補習班。

說白了就像老祖宗說的,因材施教而已。

這些觀點林浩和洛珺月一致認同,也會互相監督來信守這個他們約定好的承諾。

吃過晚飯後林浩和洛珺月在欣欣樂樂的小房間裡陪伴他們一起學習。

欣欣樂樂坐在他們的小桌子面前拿著小鉛筆練習寫阿拉伯數字,小樣子可認真了。

當然林浩和洛珺月也在學習,兩人正拿著劇本同樣很認真地瀏覽起來。

這一點是他們事先說好的,絕對不能像其他家長在苦口婆心教孩子學習的同時自己卻拿著手機在玩。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連自己都在玩豈能要求孩子認認真真學習呢?

欣欣樂樂練習寫字的時候因為年紀尚小,沒有多大的自控能力,所以偶爾還會偷懶來瞄一瞄他們的爸媽正在幹嘛。

樂樂就偷偷看向林浩,這種情形換是別的家長或許見到孩子就說看什麼看趕緊寫你的作業去,整天就只會說這些貶低孩子的氣話。

林浩沒有說話而是抬起頭對著樂樂會心一笑,而且那笑容是發自內心的。

就此林浩知道樂樂是練習寫字練習累了,又害怕偷懶被他發現才會偷偷摸摸看他。

林浩笑著問道:“樂樂練習寫字字這麼久是不是累了?累了就休息一下吧。”

樂樂眨了眨眼睛而用小手指著林浩手上的劇本問道:“爸比爸比你們大人也要做作業的嗎?”

林浩輕輕合上劇本抱起道:“是啊樂樂,大人和你們小孩子一樣也要學習和做作業,你看爸比今天要看完這些才算完成作業。”

樂樂摸了下自己的小腦袋似懂非懂地應了一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