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二十八名世家的代表在李府聚會良久,那一日,王府內外,戒備森嚴,不準任何的陌生人靠近。

趙郡的郡守府,也在幾乎同一時刻,發生了兵變,趙郡郡守韋三孝一家被郡守府的司馬,別駕等屬官軟禁在一間偏僻房屋內。

不過對外,郡守府內的運作卻是一切正常,無人發現異動。

待得次日,二十八個世家代表紛紛急匆匆的返家,到得家中後,也是整兵待戈,一副要有大動作的模樣。

把家中的錢財紛紛散盡,不是以樂善好施之名招募勇士和文士,就是天天大宴當地的官員,兩邊其樂融融。

私底下卻是成交了無數的交易。

有對世家交易驚懼者,不願答應,甚至想著回去後就上奏密報的人,無不是立即便被捉拿軟禁。

若有頑強抵抗者,更是當場格殺,

一時間郡縣內上至主官,下至百姓,卻無一人敢反抗,或是彙報,只是眼睜睜的看著這群人準備行上犯上作亂之舉。

甚至一些地方不僅如此,還有連帶官員軍隊連賣帶送投資的,脅從犯上,然後以官府的名義招募軍隊,私底下卻是傳播世家的美好之言。

因世家主要於江南叢生,二十八家盡在南方,南方共五十三個郡,就有二十五個郡瞬間竄通一氣,官民在不知不覺間便被易主。

從此可見,世家的底蘊,到底是何等的雄厚,幾乎一個世家,就有著霸佔一郡的實力。

當然,這其中還有著一些其它的因素,如多家合作,或者本地主官就是他們二十八家內的世家子弟,還有趙郡李氏從旁的協助。

李氏六房,這次底蘊雖然沒有全面發動,但也是拿出了大半,協助其它稍弱一些的世家奪取當地的政權。

但無可爭議的是,南方二十五郡,由世家帶頭,便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幾日間就悄聲無息的被淪陷。

有聽得風聲的遠見者,頓時驚懼,尋得機會便往城外跑去,想要到道府中,或者沒有世家奪權的縣府中去報告。

但看著路程,又想到世家的動作之快,迅速無比,即使說把身下的馬匹跑死恐怕也來不及了。

突然心下一陣悲怒,難道艱辛的亂世,又要來了嗎?

畢竟世家已然動手,舉起反旗的日子,定不會遠,說不定就是在今日,在下一刻!

不過即使是如此,跑出本地的城池後,那些心含悲憤的人還是一路往著北方疾馳進發。

南方大亂,誰也不知道對方是人是鬼,唯有向著北方,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中最能肯定的,便是身處太原郡的雀仙侯和九皇子等人了。

有了世家之亂在前,很多人也瞬間反應過來,原來,雀仙侯殺人,下令抓人,都是有原因的。

他們以前,皆是冤枉了好人!

其中,有往著洛陽,長安方向跑的,佔據少部分,畢竟看路途,太原離得南方更近一些。

而且,他們相信,只要有著雀仙侯和九皇子在,必定能有辦法!

就在世家發動的這一天,正在行宮內的楊軒突然心中一悸,開啟靈眼,轉身望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