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五個老人在跟著進來後,圍繞著最上首的案几率先坐下,加上趙郡李家當前的掌家人,共六人。

不是大殿內的空間不夠,也不是趙郡李家摳門,有客人來了,也捨不得多置辦一套桌椅。

而是因為五人圍繞著案几坐下,是有著平起平坐之意。

因為這五人,也是趙郡李氏的出身。

只是因為時間久遠,早就分家了,所以漸漸在天下的名聲,卻是沒有共同的出身地趙郡李那麼響亮。

但在各自的當地,卻也是響噹噹的大族,只是沒想到,這次李家把其它幾房都召集了起來。

六個老者圍坐一張長方形的案几,不過看位置,還是能看出一些懸殊的。

主位上,以當前坐在主位上的老者,也就是趙郡李氏的掌家人李睿為尊,又另有兩人,兩邊坐下。

最後三人,又是在下首坐著。

不過即使是如此,對於其它五個老者,下面各個世家的當家人也無一敢輕視。

趙郡李氏,因為歷史原因,開枝散葉,分為三祖房和三個地方房。

分別是現在坐落在趙郡的南祖房,坐落在高陽的東祖房,以及以李奇和李勁共推為西祖的兩人,只是因為家中官員分佈太廣,所以沒有一個聚集地。

但凡是李奇和李勁的後人,也是統稱為西祖房。

這是三大祖房的來歷。

另外三個地方房,便是遼東李氏,江夏李氏,以及漢中李氏,從始祖到現在。

都誕生過無數閃耀門楣的人才。

而在這六房中,又以身在趙郡的南祖房為尊,其實像這樣的分家,然後再不斷發展,其他世家也都幹過的。

原因有三,第一,在本地發展飽滿,往外擴充,因為不好管理,所以又會另立一個分家的家主。

第二,便是歷史原因,祖上兄弟不和離開,離開的那一方也逐漸發達,名享一方,自然也會成為一房。

第三,是屬於世家的儲存之道了,世家之路,不可能一直都是平淡無驚的,偶爾也會觸怒到當權者,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考慮的,也就是分家,分了家後。

雖然祖宗還是同一個祖宗,但畢竟不是同一個家族了,干係不大,當權者除非喪心病狂,硬是要斬草除根,所以一般上都是能夠儲存的。

這也是為了世家的傳承不絕。

只是很不湊巧,他們家短的,有從數十年前就開始分家的,長的,也有近百年了,除了幾個老傢伙在撐著,後輩一直沒有出現出彩的人才。

所以很多世家,雖然在別的地方都有分家存在,但然並軟,並不能把自家抬到像趙郡李家般的程度上。

而趙郡李家這六房,南祖房暫且不說,能一直佔據著祖地,還被共尊,其繁榮昌盛是不必說的。

剩下的五房,一個個個的,也是人才輩出,在當地郡縣都有著頗大的影響力。

不是出過前朝的宰相,就是出過前兩朝的大將軍,太守等,這樣出過將相的家族若都不能稱為當地的大家族,誰又能稱呢?

所以這也是趙郡李家近五十年來聲名越來越大的原因,隱隱有著超越清河崔,成為當今天下公認的第一世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