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奏報無數,齊聚趙郡(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一則訊息,天下的世家都動了起來。
不是呼朋喊友,奔走相告,就是準備著針對楊軒的說法和證據,想要一舉楊軒這個妖人搞下臺。
最好是賜死,暴屍荒野,如此才更加大快人心。
世家不滿憤怒,當地的官府可就愁壞了腦袋,每天接到狀告楊軒的報告不知道有多少。
不是本地的大族家主,就是當地的名仕。
我說你告就告啊,可來他們郡守府告有個屁用的,甚至還有人直接往縣衙投誦紙。
人家楊軒是堂堂的雀仙侯,別說是他們郡守府和縣衙了,就是一道總管也管不上人家半根毛。
天天來他們這裡鬧,有個什麼意思啊?
不會上長安去嗎?
楊軒本人就在鄰郡的太原,那裡更近,若是真有怒火無處撒,直接去太原那也可以啊。
他們還一路開綠燈,當場就給簽發路引,要多少有多少。
但奈何,這些無論是世家子,還是在一個月前科舉失利的讀書人就是不管,就是天天在府衙面前鬧。
大罵楊軒。
似乎每罵一句楊軒,就能積攢多少功德一樣。
對於這種事,各地主官也是無奈,盡皆寫好奏表,層層上遞,向朝廷彙報本地的情況!
這種事情他們是沒法管了。
只能把皮球踢給朝廷,想要朝廷給個具體的法子,無論是驅趕鎮壓,還是給出讓所有人滿意的解釋都行。
對於後者,很多主官實際上都是有支援心思的,畢竟事情宜小不宜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這個時代普遍的想法。
至於說是否會委屈楊軒,這就不在他們考慮的心上了,楊軒乾的事情,確實是為民謀福祉,但和他們沒幹系啊。
至於說科舉的好處。
科舉這東西,對於現在世家還是主流的時代來說,就是毒瘤,楊軒的新紙出現,更是直接把這毒瘤融化到了全身。
連給他們割除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能不恨楊軒,保持中立,就已經算是他們這些官員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國家了。
這次若是犧牲楊軒一人,平復這場大事件,怎麼看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縣裡的奏報,先遞給郡裡,郡裡的官員看著下面的手下也在面臨同樣的問題,心中頓時平衡了一些。
不能只有他們焦頭爛額,下屬在旁邊看戲的道理啊,當郡裡的奏表又統一把數份,一些繁盛地方,更是十數份的奏表傳到道府的時候。
各路總管看著也不禁笑了。
果然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啊。
所以索性直接都報上去,反正頭疼的也是朝廷上那幫人,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蝸居在地方享福即可。
沒見識的人,只著於眼前,關心自己的享樂,但有見識的人,卻是感覺到背後如有一隻大手在謀劃風雨大勢,暴風雨前的沉悶,讓人不禁窒息。
所以不少官員在上奏的同時,也在叮囑手下的司馬,縣尉,看管好軍隊,對於本地的大族,也給盯緊一些。
遊行上報可以,這是無傷大雅的言論之事,但若是想趁著這段時間鬧事,卻是怎麼也不行。
只是有這種眼光預防的人終究是少數,其次便是地方上的主官雖然都統屬於朝廷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