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佛道兩教(第1/2頁)
章節報錯
祭天求雨?
李世民也是深知其中的深意,靈不靈驗,干係極大,沉吟片刻,道:“房卿,祭壇求雨,又是如何求呢?”
雖然有了這樣一個思路,也不可為不是一個辦法,但其中的章程,卻是要敲定清楚。
儘量保證,祭天求雨,必須成功。
“回陛下,祭天求雨,自然是要盛大,隆重,這樣才能顯得吾等的誠心,若是可以,臣更建議,讓九皇子親自過去,以示陛下的心意。”
房玄齡斟酌道。
說實話,對於祭天求雨的這個建議,他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
不然廣陽那邊如何辦?
要知道,廣陽地處山東腹地,乃是一個大郡,本為富庶之地,上次坑了山東士族一把。
若是不顯誠意,不解決,萬一這個時候他們給使點絆子,那處境,就更嚴重了。
而讓李治去,卻是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就是明面上的祭天求雨,第二層,便是安撫人心。
不僅是安撫百姓的心,也是順帶著安撫那些世家的心,現在九皇子李治入主了東宮,誰不清楚馬上就會是大唐的儲君,一朝的太子了
有這等分量的人物親自過去示好,那些山東士族,自然會感受到朝廷對他們‘善意’的。
當然,其實若是直接以太子的身份過去,是更好的,但什麼時候給那個名義,這是天子的事。
就不是他這個大臣可以插手的了。
李世民聽完,深深看了眼房玄齡,不過沒有多言,繼續說著:“嗯,房卿此言有理,但誠心有了,做法事的真道高僧,又如何請呢?”
按道理,大唐皇族在李淵時期就認了老子李耳為祖先,應當是親近一些道教的。
但很明顯,無論是道家的出世之心,還是政治要求,佛教在大唐卻是比起道教更加盛行一些。
不過最近魏徵也給他警醒了一些,佛門廣建寺廟,土地田畝,又有著以供事佛祖為由,不予納稅。
而且大部分僧人不事生產,以佈施之名,不知囤了多少財貨,卻不是善茬。
但現在,關係著一教大事,李世民雖然有了改造的心思,在這個時候,卻是動不得。
只得等到日後,再緩緩圖之。
“可在皇城門口,張貼告示,想必能招來一些道士僧人,但那些道士僧人的本事如何,卻是不甚清楚。”
“長安城西處的淨土寺,漸有宣告,說裡面有個長捷法師,有著些許小術,東處的真陽觀,裡面有個元真道長,也聽說有些神異,至於在其它,臣就不知道了。”
房玄齡仔細的說著,很明顯,對於淨土寺和真陽觀,他是去過,見過真人,才敢在此處說出來的。
不過以前雖見得兩人不凡,當時在他面前,說得什麼都會,但就不知具體,有沒有這祭天求雨的本事。
“哦?”
李世民驚訝一聲,不知道城內之士,還有這樣的神異之士,說著:“行,下午就先召這兩人來試試吧,若是可行,再安排去往廣陽。”
“是。”
房玄齡拱手應道。
心中跟著暗鬆了一口氣,要說神異,玄奇,誰還有能在一天之內,就趕往長安,梁州兩地的楊軒神奇?
而且,甚至可能其間還去了趟吐蕃。
只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楊軒不好請,所以無人主動提出楊軒的名字,不然誰提的人誰去請,那不是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