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異樣的反應令趙允初慌得再度低下頭,甕聲甕氣地道:“我就是小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雲雁回一番話都被堵回去了,“哎我說不了你了,佛經唸到狗肚子裡去,你這偽粉。”

他撐著床手臂發力要起身,手卻被扯住了,低頭看著趙允初,“?”

趙允初彆彆扭扭地道:“……腰帶要蓮花紋的。”

“……”雲雁回翻了個白眼,躬身道,“知道了,小王爺。”

他說罷轉身去外頭告訴鄭蘋,今晚多煮趙允初的飯。

趙允初還趴在床上,臉上紅暈未散,指間還有細膩的觸感,手指虛虛掌握了幾下,忽而一個翻身仰躺,捂住了自己發燙的臉。

指縫間一雙眼睛亮晶晶的,閃爍著疑惑難明又不由自主竊喜的神采。

……

包拯進了一趟宮告狀,雖說沒能讓龐太師元氣大傷,但是相應的,官家出於種種考量,待到他回來之後,身份已經從開封府少尹搖身一變,權知開封府了。

前文曾述,開封府尹不常置,通常是以權知府或少尹為主事官長。

公孫策一聽,拍掌叫好,“可見入相有望了!”

這並非公孫策在拍馬屁,而是合理猜測。開封府的權知府上朝排班時,可就只排在宰執與三司使後面。

時人有個“四入頭”的說法,指的便是三司使、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和翰林學士,因官家選用執政之臣,多從這些官員裡挑選。

因為開封府的特殊環境,開封府的官長一般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牛晚才能將將把每日事務處理完,極其耗費精力,又多涉及權貴之事,導致一任官長可能也就管理一年不到。

整個北宋,一百六十多年裡,有兩百五十餘人曾出任過開封府的官長。

但是,這正是對他們的一種磨練,更是資歷,出來了,就是宰執的料子,股肱之臣。

而以包拯的年紀來說,若是真入相,可是破天荒了。不過他自從政以來,一直都在創造歷史。

出了如此一件大好事,雲雁回也跟著叫好道:“我去開酒,今日必須不醉不歸啊。”

包拯:“哎,怎可如此放浪。”

雲雁回立刻一副什麼也沒發生過的樣子,“一個形容,我是說,喝一點點助興。”

包拯笑瞥他一眼,又說道:“還有一件事呢,今日官家問及了展昭,聽聞了他屢次救我之事,欲招入宮中考校。”

這也算是一種召試了,但是和趙允初的不同,一文一武。

眾人心知這也是仁宗為了獎賞開封府,展昭本就武藝高強,此番進宮,受封賞絕對是八九不離十了。如此雙喜臨門,倒真是不能不喝一杯了。

展昭本是衝著包拯而來,本不太情願做什麼官,但是包拯在仁宗面前美言自是誠心誠意,如今旨意已經下來了,為不使包拯為難,也只能應了。

開封府諸人開了葡萄酒,又配上□□樣下酒菜,好不痛快。

展昭原本有些心塞,見了此酒,也不由開懷。這酒二次釀造過,十分醇厚,是難得的精釀,便是外面知名的酒家也難買到,誰知道開封府中竟會有呢。

王朝情知他的心情,拍著他肩膀道:“兄弟啊,儘管喝,這酒就是官家特許咱們府裡公廚自釀的。”

展昭這幾日已經聽了不少公廚之事,也親眼見識過,只得感慨,這開封府的公廚還真是與其他地方不一般,都簡在帝心了。

眾人歡飲一番,次日,展昭便隨包拯進宮應試去了。

展昭在宮中展示了輕功、袖箭、劍術等藝,仁宗與眾臣都看得驚喜非常,在展昭攀上高樓時,仁宗更是脫口稱其肖似自己宮中的御貓。

聽到御貓二字,一旁的包拯表情頓時有些微妙起來。

展昭就更是鬱悶了,只因本就在開封府有了與貓撞衫之事,若非如此,此刻也就開開心心謝恩了。但是官家如此說來,若非絕無可能,真叫他懷疑是不是情知前事,故意為之了……

仁宗御封展昭為御前四品帶刀侍衛,但不歸在侍衛親軍中,而是往開封府供職。

只是因他脫口而出的“御貓”二字眾人都聽到了,又對其輕功印象深刻,因此這“御貓”的稱號也不脛而走,後叫起來甚至比“南俠”還要廣為人知了。

不過,與外面的人不同,開封府的內部人員們知道了這個外號之後,卻俱是神色怪異,就此私底下把展昭叫做“七毛”,竟是合了雲雁回的奇葩腦洞。

喜歡大宋小吏。請大家收藏:()大宋小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