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恩情尚未報
章節報錯
雖然和張虎相處時間只有幾年,但是那個在自己當年,最絕望的時刻出現的背影,卻永遠也忘不掉。
眼睜睜的看著母親不甘遭辱,用剪刀刺在胸口,自盡而亡。自己奮力反抗,卻被那兩個賊人打倒在地,痛苦的撲在母親屍體上,拼命的呼喚,卻再也聽不到母親的聲音。兇惡的賊人的露出獰笑的面孔,多少次在深夜裡把自己從夢中驚醒。
若非大哥及時趕到,射死了那兩個賊人,救了自己一命,只怕已經遭到歹人的毒手,只是可惜再也挽救不回母親的生命。
倔強的站在恩人馬前的少年,想要報答恩人,卻害怕自己的弱小,會成為恩人的拖累,話到嘴邊,遲遲不敢開口。
“老丈,吾欲收此子於身邊,待之若手足,如何?”
“阿延,夜裡山風大,把這件衣服裹好,別受了風寒。”
“放輕鬆些,你把小馬駒勒的太狠了,不要緊張。”
相依為命的這幾年裡,大哥待自己親若手足,又教給自己讀書習武,此時眼前不停的浮現出那個高大的身影,如同父親、兄長一樣。
“阿延,你看此處,兩邊山高林密,若是在裡面暗中埋伏兵馬,待敵人從此過時,截斷敵軍佇列,敵軍必然軍心慌亂,首尾不得相顧,若是能趁亂襲殺敵軍主將,或是焚燬敵軍後隊糧草,則敵軍必敗。你日後領兵千萬要記住,逢林莫入,探查仔細了才可進兵。”
“右手還要再抬高點,這一刀從上斜劈下來,速度要迅疾,力量要足,即使敵人擋住,也要壓倒敵人的氣勢,才好接著用下面一招橫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阿延,你要謹記,見到比自己強的,要多向他學習,爭取和他一樣的強,見到別人做錯的事,要反省警惕自己不要也犯這樣的錯誤,自有這樣才能不停的強大下去。”
一幕幕,一段段的,平日裡和張虎相處的場景,不停的浮現在魏延的腦海中,那個高大的身影,彷彿還在身邊為自己遮風擋雨。
可如今自己還沒來得及報答恩情,大哥卻被賊人所害,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也離自己而去,連最後一面都沒能見上。
只恨當日自己沒有隨在身邊,就算是用自己的命去換大哥的命,也心甘情願,即是和大哥死在一處,也勝過自己現在的絕望。
“將軍一定沒事,一定是逃出了營外,一定!”見不到張虎的屍體,聽不到最後的訊息,魏延絕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
陳剛見到魏延穩住心神,伸手拍了拍他道:“阿延不要著急,我已經找來當地的官吏問詢,除了官道大路上的沿途村鎮,其他方向上小路的村鎮也都派人去探查了。”
“只是擔心張將軍慌不擇路的情況下,不敢走小路,入了山林,這些就不是一時能找到的。”陳剛又指著地圖道。“另外還有附近這幾處村寨,不在沿途小路上,還沒來得及派人前往打探,萬幸的這幾日並未有雨,營地周圍的馬蹄和林中的痕跡還可以辨認,只能尋找痕跡,逐一探查。”
魏延聽到陳剛說還有些地方還沒探查到,尤其是林中無路的地方,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你也好幾日沒休息了吧,你先下去吃些東西,休息一晚,養好精神了才能去尋找張將軍。”陳剛見魏延滿身疲憊,又心力交瘁,勸解他先休息一晚,明日再一起去尋找。
天色已經很晚了,即使現在出去尋找也看不清,魏延也確實疲憊,就答應下來。
第二日一早魏延醒來,有士卒來傳話讓他去大帳見陳剛,匆忙洗漱後,到了中軍大帳。
“可是有我家將軍訊息?”魏延進帳向陳剛行完禮後,急忙開口問道。
“剛才有士卒來報,在附近林中的樹枝上發現此物。”說完陳剛遞過來一塊破布。
魏延接過那塊破布,布料不是普通粗布,乃是富貴人家穿戴的錦緞,只見這布片邊緣處像是被利器劃破,另幾面卻像是被樹枝掛破,上面有血跡染紅。
定然是這人先被人用利器所傷,後在林子裡行走時被樹枝掛下,所以才會一面是利器劃破的平整,其餘面是扯破的毛邊。
“定然是我家將軍所穿衣物!”魏延見到布片,大喜的喊道。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陳剛點點頭說道。“能穿此衣物的人,必然非富即貴,營中諸位袍澤的身份定然是穿不起,賊人屍首中,也未發現有能穿的起這種布料的。”
“只是我家將軍平日裡節儉,多為普通衣物,雖然此次前往中山國替主公提親,隨身穿戴的有幾套錦衣華服,但是並沒有這個顏色的布料。”魏延平常和張虎生活在一起,張虎有哪些衣物,自然都是認得的,這塊布料的顏色卻從未見過。
陳剛聽到魏延說的話,搖了搖頭道:“也許是在甄家時,穿戴的甄家贈送的衣物,甄家鉅富,張將軍乃是貴客,豈有不為客人備下換洗衣物的道理。”
“如此說來倒是合理。”聽到陳剛的推斷,魏延想想了也覺得有幾分道理。“還請將軍帶我前去。”
“人馬乾糧我已派人備下,阿延你速速帶人前去尋找張將軍,若有難處可派人回來,我當再派人前去接應你。”陳剛知道魏延尋找張虎心切,收到士卒找回的布片後,就派人做好了安排。雖然有了線索是好事,但是其他的尋找也不能停。
魏延聽到陳剛已經安排好,感激的道了聲謝轉身出了帳外。隨同魏延前來的一什騎兵早已在外等候,乾糧草料都已經備好,魏延也不多言,招呼一聲就隨著陳剛派遣計程車卒打馬出營而去。
一路趕到那士卒發現布塊的樹林中,那士卒指著那顆樹道:“某正是在此處發現的這塊布片。”
沿著那士卒指的方向,魏延望過去,看到那根樹枝的高度,又看了看自己,那處樹枝正是人騎在馬上的高度。這樣看來,定然是有人騎著馬從此地經過,被樹枝刮下的。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