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正統的法式西餐是用不到顛鍋顛勺技巧的,只需要不停的翻炒即可,但是經過秦風這段瞬間的西餐烹飪得出的結論是,法式西餐當中的翻炒技巧,遠遠比不上用中餐的掂鍋掂勺烹飪出來的菜品味道更香。

而發現這一點之後,秦風也就再也沒有用過翻炒的技巧烹飪西餐菜品,一直都是用的中餐中的顛鍋顛勺的烹飪手法,別說,效果還真不錯,成菜的口感和味道都提升了不少。

這也算是革新,更合適的來說是改良。

將西餐中的糟粕去掉,把中餐烹飪手法中的精華合理的運用到西餐當中。

中西結合總是會有驚奇的效果,中餐烹飪技法和西餐烹飪技法的結合便是如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二者的精髓融合在一處,便能夠讓一道菜品發揮出200的實力。

秦風知道他也不是這樣一道的開創者,曾經便有許多中餐廚師嘗試這樣做,但是能夠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秦風也非常清楚,將西餐和中餐結合起來的難度到底有多高,甚至可以說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秦風願意一試。

因為他始終覺得,中餐和西餐有相同可取的地方,也有可以相互借鑑的地方,因為他始終認為無論哪一種廚道流派,歸根結底,最終造就的意義便是為顧客呈現出滿意且能夠滿足胃口的美食,這邊是廚道一途最高的意義所在。

無論是中餐,亦或是西餐,或者是其他的任何美食流派,最終都逃不過為顧客負責這一目的。

秦風參加北方西餐爭霸賽的原因之一,便是為了獲得那神級西餐刀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風想要透過這場比賽讓自己的西餐廚道更加的精進甚至有所突破。

尤其是西餐和中餐的結合,他更是想透過這場比賽更加完美的呈現出來,哪怕無法呈現到最完美的狀態也無所謂,只要能夠比之前有所進步即可。

秦風自認自己還是一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那就不是他了。

使用中餐技藝當中的顛鍋顛勺,將洋蔥切細丁和大蒜炒至金黃色澤後,放入切塊的去皮番茄,再次運用同樣的技巧,翻炒5分鐘後,將馬鈴薯去皮切拌,蒸熟後備用。

與此同時,秦風也沒忘在魚高湯之中放了新鮮的龍蝦和乾貝,這兩樣食材可並不屬於正統的馬賽魚羹的海鮮備料,但是加入這兩樣食材之後,馬賽魚羹的味道將會更加的醇美,而且這兩樣食材也不用擔心會因為新鮮而無法融入魚高湯的味道之中,畢竟一會兒還要將這高糖重新煮制。

隨後,再往鍋中倒入魚高湯、番紅花、白葡萄酒、百里香、月桂葉、黑胡椒、蒸熟的馬鈴薯,用中火煮滾。

與此同時,秦風還特意留了一顆馬鈴薯,在蒸鍋中將其蒸到熟軟,一碰即碎的程度。

馬賽魚羹這道菜品的精髓在於魚高湯。

而什麼才是合格的馬賽魚羹?

那就是在入口時有略微的粘稠感,喝起來彷彿能夠讓人有一種徜徉在石膏粉中的感覺,這才是合格的馬賽魚羹的魚高湯。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粘稠熟軟的馬鈴薯泥是必不可少的。

將其中一顆馬鈴薯蒸到熟軟,壓成泥,再跟隨另外切拌的熟馬鈴薯放入湯內,便可以讓馬賽魚羹這道菜品有著濃稠的口感。

熬煮5分鐘之後,秦風將剩下的所有海鮮一股腦的放入鍋裡。

蓋上蓋子,接下來要做到的便是靜靜的等待。

在這樣的過程中,秦風並沒有進行其他的動作,沒有處理其他的食材,也沒有去看其他廚師的烹飪進度,因為馬賽魚羹的最後一道蒸煮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不能有絲毫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