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白米做出肉味(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風從來就不是一個辦事拖泥帶水的人,應了一聲後,便扭頭回到了廚房,開始準備新菜品,水煮肉片。
這是川菜中的著名菜品,起源於自貢,發揚於西南,因肉片未經劃油以水煮熟,故名水煮肉片。
這道菜雖然沒有入了“水煮川菜三絕”,但卻也是不可多得的水煮佳菜。
這道菜品的特點無非就是四個字,麻、辣、鮮、香。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才正如車鵬口中所言,這是一道下酒的極品!
烹飪這道菜品需要的豬肉,最好的自然是裡脊肉,這一部位的肉,色澤紅潤,肉質透明,質地緊密且富有彈性,吃到嘴裡,口感那絕對是一等一的。
而巧合的是,這道菜品的難點,正好也是跟肉的製作方法有關。
正如其名,水煮肉片,肉片不過油,但最後卻又要讓肉片之上富有油漬,這就要靠烹調中的一種常用技法——掛糊。
掛糊這個常用技法,一般而言,在廚師口中更習慣稱之為“著衣”,即在經過刀工處理的原料表皮上,掛上一層衣服一樣的粉糊。
如這水煮肉片中的肉片,表皮掛糊之後,肉片就不會第一時間沾染到高溫的油湯,否則的話,高溫油湯就會附著在豬肉表皮,這樣吃起來就有些膩了。
而在掛糊之後,熱油便能夠附著在粉糊表面,而不會破壞掉肉片的口感,這便是水煮肉片富有油漬,但卻未曾深入到肉片之中的奧秘所在。
秦風先將野豬裡脊肉切片,每一個肉片都是厚薄均勻,整齊劃一,這樣的刀工在別人看來一定會驚為天人。
但對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罷了。
之後,開始調製粉糊。
掛糊的種類有很多,有蛋清糊、蛋泡糊、蛋黃糊、全蛋糊等等。
秦風使用的,是最契合水煮肉片的蛋清糊。
將雞蛋清、澱粉、鹽、味精、料酒混在一起,這裡邊兒鹽、味精、料酒、醋負責出味,澱粉負責凝固成型,快速攪拌後,將已經成型的粉糊均勻的塗抹在肉片上。
這就是一個耐心活。
一定要確保肉片上的粉糊均勻,這樣做也能使肉片在高溫時不會出現脫水的情況,從而保持肉片的質感。
接下來,就該準備水煮肉片需要的配料以及配菜了。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炒辣椒和花椒,大火爆炒,將幹辣椒和花椒炸得棕紅脆香,達到嗆人淚下的程度,這才能夠關火。
撈出其中的幹辣椒和花椒後,油不要倒掉,炸過辣椒和花椒的油,用來炒熟蔬菜能夠達到出乎意料的奇效。
將白菜葉、蒜苗、青菜洗淨切片,蔥白切段,這四樣上邊都呈現辣椒油的鮮豔紅色時便可撈出,放在青花瓷盆中候著。
緊接著,繼續起鍋燒油,但這一次放入的就是豆瓣醬了。
如果說掛糊的肉是這道菜口感的關鍵所在,那麼豆瓣醬,便是這道菜品味道的重中之重。
豆瓣醬均勻地攤在鍋底,同時撒入蔥薑蒜以及辣椒跟花椒粉,只需兩分鐘,便可聞到油鍋之中豆瓣醬的香味,與此同時,鍋底也有紅色的油漬出現,這就是豆瓣醬中的紅油了。
這一步,也是水煮肉片這道菜品關鍵步驟之一。
因為只有將豆瓣醬炸出紅油,才能夠將蒜末的香味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