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香江演唱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句對聯過後,江夏喊了暫停。
何副導演說道:“哪裡不對?挺好的啊?”
丁一一突然說道:“臺詞錯了。”
“對,臺詞錯了。”江夏說道。
“哪裡錯了?”何副導演問道,他不解。
丁一一解釋道:“對聯錯了,這個對聯我聽過。下聯應該是,八目尚賞,賞風賞月賞中秋。少年包青天裡用過是吧?”
“對,之前對聯寫錯了,八目共,寫不出來賞字,得把這裡改一下。”江夏說道。
他當初寫這個劇本的時候,直接就看見就寫,也沒檢查,現在一看,立馬發現了問題。
不光是這句有問題,之前的一句對聯,也有問題。
“一鄉二裡共三夫子”那句對聯,下聯的字數都少了一個,平仄和對仗更是別提了。
這副對聯,比較讓人熟知的下聯是“十寺九僧藏八卷軸,謹遵七戒六道五律,卻惜無四三二徒,一籌莫展。”
《唐伯虎點秋香》這個對聯,是強行改了一個對聯。
有關這個對聯,有兩個說法,一個是說鄉村裡設兩個學館,來了三位先生,為了考教三位先生,對了“一鄉二館三先生,不學四書五經六藝,爭教七八九子,十分可惡。”某個先生回對:“十家九姓八頭目,未賜七兩六錢五厘,妄出四三二言,一等下流。”
還有一個說法是,清代林清音得知鄉裡的三位私塾先生,才學疏漏,又向學生榨油水,家長敢怒不敢言,所以寫對子譏諷他們。寫的是“一鄉二裡三先生,未諳四書五經六藝七律,教得八童九子,十分可惡。十人九姓八東主,施了七厘六毫五絲四息,尚且三心二意,一等鄙俚。”
《唐伯虎點秋香》當中,上聯的“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藝,竟敢教的七八九子,十分大膽。”顯然是改的第一版的對聯上聯。
而下聯的“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就純粹是瞎改了,只能說聽著很解氣,真正文學上來說,完全不通。
江夏沒那麼考究,他也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他卻知道第一個對聯不對勁,可真讓他去改正確過來,他改不了,即使能改,也未必能改得那麼解氣。
相對來說,“八目尚賞”這句話,他在《少年包青天》裡用過,印象深刻,把這句改了是沒問題。
但真要說起來,這句話的正經下聯,是“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皇。”
這幅對聯是清朝道光年間的對聯,廣東吳川的林紹棠想回家省親,皇帝接過奏章後非要林紹棠對一個對聯,也就是“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林紹棠對了“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皇。”皇帝大悅,準假三年。
至於說“八目尚賞”和“八目加賀”兩個下聯,具體出自哪裡,已經不可考,有一說是出自唐伯虎給華府做下人時,幫助兩位少爺作弊來的,具體是民國詩人程瞻廬的《唐祝文週四傑傳》中的故事,也是目前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來源。
一部喜劇電影,去考究這些沒什麼意思。
《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用對聯的時候,是相當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