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情繫一人心 (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日後,“詠春會”如期舉行,白日間那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披紅掛綠,人們似是要將除夕時因戰事所滯留的快樂在此時全數發洩,也彷彿刻意去忘記那前幾日兵禍所帶來的傷痛。
刻意去狂歡,刻意去遺忘。
一眼望去,所有主幹道上自是摩肩擦踵人滿為患,滿城盡喧囂;而夜裡那洛陽將軍府中更是將服官帶烏紗帽,各色貴人齊道賀!
這其中有莫仲卿熟識的,比如杜懷沖,王霆,尉遲德等一幹將領能來的都已經來了,而像那些欒川縣令等是他所不熟悉的,這些人有一半是迫於那定安王世子的壓力所以不得不來捧場,而另一半則是千方百計前來溜須拍馬的。
不過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這都和莫仲卿沒什麼關系,他本身不討厭這種宴會,然而現實現刻是那渝關北狄十萬大軍未退,而前幾日兵亂戰禍暫罷,城外新墳上的祭酒未幹,這慕容流蘇便要舉行這等規模的宴會,甚至還要在宴會上宣佈與葉千雪的佳事。
雖說他是有功於洛陽有恩於郡主,然而如此行事是否有些操之過急,趁人之危?加上二師兄和葉千雪的關系,莫仲卿就更加有些看不上眼了。
而董昭怡那裡雖已於昨日轉醒,可醒來之後便一直將自己關在房中連他這個冒牌的仙尊都不肯見了,這著實令他有些束手無策,所以這頓酒席對他來說吃得是分外鹹淡不知,食之無味。
然而他一人喜好並不能左右全場氣氛。
此刻,臺上慕容流蘇端坐其上,握著葉千雪的手是一直沒有松開。而那葉千雪雖是微噙笑意,可透過那不鹹不淡不曾變換過的表情來看,她似乎一直心神不屬。一旁慕容流蘇見狀,忽然提了提葉千雪的手,示意跟著一起站起來,隨後對著臺下眾人道:“大家先靜一靜,靜一靜。”
眾人收了聲響,靜聽其音。
那慕容流蘇緩了緩又道:“今夜良辰美月又逢佳客臨門,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而各位不辭辛苦遠道而來,這份恩情我慕容流蘇自當銘記於心。”
這一席話語正中大部分來客的心思,或者說大部分來客等的便是這句話了,所以不待那慕容流蘇說完,這席下已是掌聲四起,附和一片。
那慕容流蘇單手虛按,再道:“這次我舉辦這“詠春會”呢,一來是為了彌補百姓年前因戰事所擾不能盡興之憾,二來自是為了犒賞三軍,以振洛陽軍卒士氣,這三來嘛,則是順帶告知各位我與昭陽郡主因某些誤會所以婚期延誤至今,然而這次恰逢天意,我有幸於郡主困厄之際予以相助,使得我二人能重歸於好,所以待得北方大定,我便親自登門向那葉元帥重提婚事,屆時還望各位替我多多美言幾句。”
這一番話語落在莫仲卿耳裡自是眉頭輕皺不已,而除他之外其餘人等則是一派奉承之聲不斷,什麼天作之合,月老來牽這類贊美祝福之詞自是不用多提。
不過這來人之中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身份和地位見到元帥和元帥身邊的人的,所以這美言幾句根本無從談起,也無法順利以此賣慕容流蘇一個人情為日後升官發財多些鋪墊,但是這條路子走不動不代表沒有其他方法可行。
比如那欒川吳縣令就是此中的一位。
他官微人輕當然攀不上襄王府,此刻也正苦思冥想如何討好這位定安王世子,畢竟這趟白來不是麼?怎麼說也得給慕容流蘇留下一個好印象!
他急急一忖,轉而靈機一動,當即上得臺來,躬身朗聲道:“慕容世子,今夜良辰難得百官同僚齊聚一堂,下官鬥膽提議不如以對對子方式來助助酒興可好。”
慕容流蘇正愁沒有人助興,眼見這吳縣令不請自來,當下意味深長一笑:“好,既然吳縣令有此雅興,不如就由你先開始吧。”
吳縣令潤了潤嗓子,張口即來道:“官居一品兩袖清風三代忠良四世同堂,懂五經識六藝,禦七殺震八方,九親十故同是百世流芳!”
吳縣令這番說辭,不僅贊了慕容流蘇本人,更是將那慕容氏家族裡裡外外通通誇了遍,這樣一來他本人自是受到了慕容流蘇的矚目,可卻苦了他身邊個個同僚是眉頭齊皺,頗是一番絞盡腦汁。
這對子既然從一到十說了一通,自己若要對下便需再反贊一遍,一時半會兒談何容易?所以紛紛看著那紅光滿面的吳縣令一陣暗惱。
而那吳縣令也正等著這群庸才答不上來,自己才能將事先想好的下聯與橫批一一說出,好盡博世子心歡,可就在張口再言時,突然一陣怪笑傳入眾人耳道:“呵呵呵!這有何難?挺好了!十室九空湊得八婢七妾,不顧六尺之孤實是‘五’恥下流,如今暮四朝三妄想梅開二度當真‘遺’臭萬年!”
若說這前半句是捕風捉影,殊為不實,可這後半段梅開二度可謂直直打在了慕容流蘇的臉上!笑他想再得葉千雪歡心做那便宜姑爺。
所以這一語過罷,滿庭嘩然,紛紛停下手中動作偷瞄暗望,想看看到底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公然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