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結草銜環恩(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將自己攜帶的幹糧沿途分發了給這些流民,留下銀子去城內補充,可這微不足道的施捨在臨近重城東都洛陽後也變成了一種奢望。
這洛陽城雖還未收戰火波及然而已是四門緊閉如臨大敵,譙門之上「葉」字大旗林立,每杆棋子又皆有一名守衛森然而立。其下拱門出入的地方也只留一所西方小門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這小道拱門內布滿嚴陣以待計程車卒,對來往過路行人一一盤查過問,稍有可疑者便被守卒不分青紅皂白的抓走不知帶往了何處。
莫仲卿本想進城補充糧食,可看了看自己一身青衣身負鐵劍,再看看身後面冷的董昭怡,想起先前在茶館的事情,還是搖頭比較快。
然而繞道洛陽接著往前走,看到的已不單單是流民,而是處處殘垣斷壁、棟橈屋壞,牆摧城頃下,兵禍延綿百裡。
小到村莊集落餓殍滿地,墳堆冥錢連片成群,大到縣衙城鎮守軍人人披傷掛彩,神色悽迷。
莫仲卿每向前走一步心裡便越發沉重,他此刻總算有些理解白素衣的想法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尚且連累如此多的百姓,若是人妖二族爭鬥再起,不知又會何等慘烈?
“聖上這便是我們目前掌握的最新訊息。”
彼時,京城長安大明宮的內殿中並沒有似外殿早朝議會時集結了三省六部所有要員,有的僅僅是尚書令李靖,以及天子新任的內務總管海公公這兩人而已。
而天子更是著一身便服斜倚在龍椅上,看似毫無天子的威儀,而殿內鶴臺雀燈中的燈火忽明忽暗,也同樣看不清天子此刻是何表情,又到底在想些什麼。
尚書令李靖沒有出聲,站在那裡猶如一尊石像彷彿已是睡著了。
他知道就在一個月前,京城剛剛出過一次兵患,使得京城內的百姓人人自危,惶恐不已,都道那叛軍星公神通廣大,竟在聖上眼皮子底下火燒大理寺,大鬧京城,後又買通禦林軍差點叫城門失守。
京城的大部分人都道這天子吃了大虧,可少部分人比如尚書令李靖和海公公海廣卻知道,這不過是表面現象,而真正得益的說不定還是如今這位天子。
天子道:“李愛卿,你可有退敵良策?”
“回聖上,臣資質愚鈍,還未想出什麼良策。”
天子頷首道:“那北方要求增兵,愛卿怎麼看?”
“回聖上,臣以為北方抵擋蠻夷之人乃兵馬大元帥葉王爺,葉王爺既然要增兵自然就需要增兵。”
天子聽到這裡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李靖啊李靖,你可是朕一手提拔上來的,如今爬到頂了就學會明哲保身了?”
李靖暗中一凜,躬身道:“臣不敢。”
天子:“好,既然不敢,你就說說這兩件事如何處置,安心,愛卿盡管暢所欲言嘛,即便說錯了什麼,朕也當沒有發生過,這裡並沒有外人。”
“遵旨。”
李靖彷彿早就在等這句話,面色一肅,已應道:“回聖上,敵不動我不動。”
天子不置可否,只是道:“說下去,怎麼個不動法。”
李靖道:“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兵禍四起,臣擔心那東面叛軍和北面蠻夷都是出自同一人謀算,而這謀算之人一日不動,我們便不動,如此方可居中策應以不變應萬變。”
天子微微一笑道:“你是說葉親王那裡不用派兵應援,洛陽那邊也不用?你還擔心朕若派兵增援,那人就會趁虛而入劍指京城?”
李靖道:“聖上英明。”
天子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苦笑道:“我若英明,就不會坐等這種事發生,畢竟打仗還是要死人的。”
這話聽來絲毫不像一個皇上該說的話語,但李靖和一旁的海公公二人聽來面上並無異色,彷彿久已習慣,他倆更知道天子說完這話必定還有下文。
果不其然,只聽天子道:“海廣,你速擬聖旨一份,交予李愛卿,讓他即刻調撥京城西南衛城計程車卒,控弦十萬馳援葉親王。”
李靖面露古怪,卻並沒有出聲反對,他知道天子既然這麼說了就再無更改的可能。
誰知那天子又道:“那人既然急著想進來,朕便放他進來,海廣,這就陪朕出去散散心吧。”
聽到這裡李靖不禁額頭微汗,他終於知道龍椅上的這位“老闆”要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