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聽傻了。

啊?

就這?

這嶽群直接就被劉哲給鎮住了?

實際上。

還真的鎮住了。

雖說兩人辯論的內容不多。但劉哲這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相輔相成。這個觀念,在此時這個封建王朝中,絕對是很新穎的。

很爆炸的衝擊!

自古以來,儒家,法家,好像都不能並存,互相抨擊。

但劉哲是見過“世面”的人。

以德治國,要求國民素質太高。所以,必須以法律為準繩,再從另外的方面,提高道德水準。兩手都要抓,兩人都要硬。

經濟建設要抓,法治建設要抓,道德建設,自然也要抓。

這其實,本身就不衝突。

更重要的是……

劉哲認為,你領地裡的百姓,連果腹都是問題,你就給他們灌輸什麼道德的思想觀念,這純粹就是在耍流氓。

循序漸進。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你讓百姓餓著肚子,聽你的天地君親師,可能嗎?

領地在每個階段,都應該有每個階段的發展需求,和發展模式。治理一個鄉,是一個鄉的辦法,治理一個縣,是一個縣的辦法,治理一個州,是一個州的辦法,治理一個國,同樣需要不同的辦法。

這就是劉哲的想法。

簡單,實用,是以後世強大的祖國為藍本的。

說白了。

就應該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但是,就這個簡單的道理,在古代,多少人不懂?他們非要把自己一個體系的東西,強迫別人去接受,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嶽群,乃大炎出了名的辯才,理論知識更是無比紮實。他周遊列國,更是尋求一種治國方略。但走了這麼久,卻無一人,可以如此深入淺出地闡述一個領地的治理道理,今日卻被一個末等藩王,說得他茅塞頓開,他怎能不服?

“這……”

徐若寧等人,也傻了。

尤其是方竹,此時看著劉哲的眼神,已經精光直閃。

震撼!

只有震撼!

“嶽先生!”

“您這……”

荊楚文人們,一個個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