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刺史(第1/2頁)
章節報錯
官署內。
堂上一片沉寂, 薛鋮端坐桌前,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桌沿,魏狄溯辭分立左右。劉弘文坐在下首,一臉菜色,單青則立在一旁,是不是瞥向薛鋮,心裡有了幾分底氣。
起初劉弘文還會狡辯幾句,還明裡暗裡地暗示自己和刺史大人的關系如何親密,但薛鋮不吃這套, 咬著剋扣糧餉一事一問到底,問得他啞口無言。最後劉弘文索性閉了嘴,眼觀鼻鼻觀心, 默默祈禱刺史大人快些來解圍救命。
平日裡尚不覺得如何,此刻薛鋮身上那股久經沙場、鐵血殺伐的威壓徹底蔓延開, 溯辭魏狄無甚影響,但劉弘文卻早已兩股戰戰冷汗涔涔, 這兩炷香的時間簡直比兩年還要漫長!
正當劉弘文幾乎以為自己要溺斃在這威壓之下時,堂外有一著緋色官服者大步而來。正是段荀。
只見段荀滿臉笑意步入堂中,全然無視這凝重壓抑的氛圍,看也不看劉弘文,只對薛鋮作揖道:“薛將軍, 這來遠安城也不提前差人知會一聲,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薛鋮扯了扯嘴角, 道:“我不過奉命赴任罷了,何須刺史大人親迎。”
“將軍這是哪裡話。”段荀道:“誰不知將軍此行為剿匪而來,乃是為涿州百姓謀福祉,我身為一方父母官,自然是要替涿州百姓好好迎一迎將軍的。正巧,這……”
“段大人。”薛鋮直接打斷他的扯皮,道:“既然你也知道剿匪一事,敢問段大人,這剿匪用兵,用的是哪個營的兵?”
段荀面上笑容一滯,很快恢複如常,道:“自然是涿州兵馬營。”
“好。”薛鋮站起身,指著單青道:“為何涿州兵馬營的百夫長身著舊衣來官署討要糧餉冬衣?無糧無衣,這匪如何剿?”
段荀立即露出一副大驚失色的模樣,看向單青正色道:“竟有此事?!”
單青抱拳道:“不敢欺瞞大人,按例這月初糧餉和冬衣就該發放至兵馬營,但月已過半,兵馬營卻未曾收到。眼看天一天涼過一天,再拖延下去,弟兄們怕是扛不住了。”
“豈有此理!”不等薛鋮發話,段荀勃然大怒,扭頭看向劉弘文喝道:“這怎麼回事!”
劉弘文縮著肩,一臉苦相,道:“大人明鑒,兵馬營的糧餉和冬衣月初就撥下去了,賬目上一筆筆記得清清楚楚,哪想會出錯呢。”
段荀道:“既然賬目上有,必然是出了府庫的,兵馬營怎會拿不到?”
劉弘文答:“這……下官也不清楚,都是和以往一樣差人送去兵馬營,怎麼就出岔子了呢……”
段荀眯起眼,道:“莫不是半途被人昧下了?”
劉弘文大驚,倒抽一口冷氣,磕磕巴巴道:“這這這、這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竟有人如此放肆?!”
段荀瞪他:“還不去查!兵馬營的弟兄都找上門了,還想得過且過麼!”
“是是是。”劉弘文忙不疊應了,也不看薛鋮,扭頭就往外走。
這二人一唱一和,好話賴話都說全了,半句沒讓薛鋮等人插上嘴。薛鋮雙目微眯,靜看著二人演戲,魏狄多有不忿,溯辭則盯著段荀輕輕嘖了一聲。
等劉弘文邁開腿,段荀立即轉向薛鋮,抱拳道:“將軍,出此大事實乃下官監管不力,索性未釀成大禍。請將軍放心,此事我必會給將軍、給兵馬營一個交代!”說著又看了看單青,嘆道:“如今天氣轉涼,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這樣吧,我差人徹查此事,同時把兵馬營的糧餉冬衣添補上,好歹讓營裡的弟兄們過冬。將軍以為如何?”
“既然刺史大人都放話了,我能有什麼異議。”薛鋮撚了撚手指,道:“就按段大人的意思辦吧。”
一旁的單青喜憂參半,抱拳道:“多謝大人。”
段荀隨即高聲道:“來人!帶這位百夫長去領糧餉和冬衣,務必清點好,不許缺漏!”
聞聲入內的衙役頷首稱是,對單青比了個請的手勢。單青向薛鋮抱拳施禮,這才隨衙役走出大堂。
待單青徹底消失在視野中,段荀這才又恢複了笑臉,對薛鋮道:“早聽聞將軍南下之時,我便差人將城裡的將軍府翻修了一遍,前幾天剛修繕完畢將軍就到了,也是巧了。三位一路風塵僕僕想必也累了,不如隨我去將軍府稍事休息,順帶看一看是否還有缺漏。”
“這兵馬營……”
段荀直接打斷薛鋮的話,嘆道:“我知將軍憂國憂民,可剿匪一事急不得,得從長計議,將軍也得養足了精神才好應對這繁冗事宜。況且,補撥糧餉也不是一刻兩刻就能清點完的,往將軍府裡走一圈不礙事的。”
薛鋮靜靜凝視段荀,看著他這副不動聲色的老狐貍面孔,半晌低笑一聲,道:“也好,請段大人帶路吧。”
段荀面上堆著笑,伸手比了個請的手勢,“將軍請。”
將軍府位於城東延慶街上,足有四進院子,氣派恢宏。從門前的石獅子到遊廊上懸著的琉璃燈,無一不精,盡顯奢華。
段荀十分熱情地帶著薛鋮逛遍了將軍府,把每一處景緻、字畫、山石的出處一一道來,聽得魏狄和溯辭在後頭連連咋舌。
這將軍府從內到外加起來,只怕抵得上百戶人家好幾年的口糧了!段荀斥巨資修葺將軍府,其中意思昭然若揭。
薛鋮不動聲色地隨段荀把府邸摸了個透,見他講得眉飛色舞還時不時附和兩句,末了站在園子裡負手點頭道:“不錯。”
段荀眼裡閃過精光,面上依舊笑道:“西南比不得京城繁華,這園子恐怕連王府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能得將軍一句贊賞,實在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