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西涼精騎破堅陣 李郭二人戰雪恥(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備興奮緊張,張飛興奮,關羽卻是一副混若無事的樣子。
昨天觀戰時,關羽就說:“黃巾賊所仗者不過數百死士,十餘精騎,吾一人便足以盡殺之,何足道哉!今日此戰若有我在,必勝。”他自恃勇武,完全沒有把那些黃巾死士放在眼裡。他也的確有傲慢的資本,悍勇如李傕、郭汜不也是他的手下敗將麼?
漢兵陣型雖成,但鏖戰前需得讓兵卒先定定神,不是每個人的心理素質都很好的,激戰在前,兵卒中定有心慌腿軟之人,若是剛列成陣就命他們出擊,很可能會造成陣型混亂,乃至出現臨敵怯戰的情況,反正黃巾兵亂成一團,再多給他們點時間也是無用,所以皇甫嵩不急著下令出擊,他注意到周澈也在打量漢兵諸陣,因笑問道:“皓粼,以你觀之,何部最精?”
“騎兵裡董、牛最精。”
董旻、牛輔等人的麾下多秦胡,粗野慣了的,昔日在營中時常喧鬧,至有鬥毆,而今列陣卻軍紀肅然,陣型齊整,旗幟精明,器械森嚴,三千甲騎列陣,不聞人馬之聲,夜色下遠望之,彌立於野,無一人馬亂陣,臨對強敵而卻人馬安閒,若無事狀,可見其精良、膽勇。對比之下,三河騎士就差遠了,雖然被帶兵的將校一再約束,卻依然陣型不整,時聞喧譁。
皇甫嵩點了點頭,說道:“董君久在西州,素以謀勇出名,不但本人善戰,而且能得眾,確為我漢家良將。”
等到四更二刻,漢陣的兵卒安定了下來,遠望黃巾營外,黃巾軍的步卒陣型直到此時仍還沒有列好,騎兵剛從從步卒的群中出來不久,正在亂騰騰的佈陣,皇甫嵩心道:“決戰之時來了!”卻不先發步卒,而是將旗揮動,戰鼓擂響,首先遣出董旻等人部的精騎。
這會兒夜深,只有星月之光,為了能讓各部看清號令,望樓邊兒上燃起了熊熊的火堆,把周近映照得如同白晝,遠在數里外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望樓上軍旗的命令,兼之有傳令兵馳行陣中,來往傳令,因此不必擔憂前線接不到軍令或者誤會軍令。
董旻、牛輔、胡軫、段煨、董越、徐榮等聞令而動。
先是三千騎兵齊齊上馬緩行,行出陣外後,董旻、牛輔拔劍前指,李傕、郭汜等中層軍官麾旗為先驅,數千精騎挺矛刀在手,從首領高呼,盡皆鼓譟,催騎疾行,不動如山,其疾如風。雖為先發,獨對敵眾,卻人人唯恐落後。交戰場選的是平原地帶,良於行,數千騎很快就提上了速度,奔騰雷動,塵煙翻滾,如箭般刺向黃巾軍的騎兵陣地,掀開了廣宗之戰的序幕。
周澈遙指廣宗城頭,說道:“督帥,張角、張梁又登城了。”
漢兵攻城外黃巾營,城內的黃巾自不能旁觀。
城頭燃起了火把,遠望之,四面城牆上火光點點,如一條蜿蜒的火蛇把城池圍在其中。
昨天那兩個被猜是張角、張梁的人又在一群渠帥、小帥的前呼後擁下登臨南城樓,立在天公將軍、地公將軍的旗幟下臨城觀戰。
周澈遠望著說道:“澈聞傳言,說張角前些時患了病,病得不輕,臥床不能起。這傳言不知是真是假?”
傳言說張角病重不能起而眼前的城樓上張角卻黃衣扶杖而立,這顯然說明傳言是假的了,周澈卻為何還說“不知傳言真假”?卻是因為兵不厭詐。張角乃黃巾魁首,一軍主將,又黃巾道最大的凝聚力乃是信眾們相信張角是大賢良師,是黃越神的使者,連疫病他都能治,還有什麼能讓他病倒的?他要是一病不能起,黃巾軍心必亂,所以張角就算是真的病重了,也不會讓兵卒知道,很可能會派個替身出來,一則“擊破”謠言,二則在戰場上振奮士氣。
皇甫嵩帳下的一個幕僚說道:“等到今日戰後,我等就知是真是假了。”
這是在拍皇甫嵩的馬屁,暗示今日之戰必勝,定能攻克廣宗。
皇甫嵩微微一笑,說道:“我奉旨討張角,卻從沒見過他的真容,不管他病重是真是假,至遲明早,我都要親眼看看他的真容。”不用幕僚拍馬屁,皇甫嵩對今日之戰充滿了自信。
這卻是有識之士和粗野無知之人的區別了。粗野無知如牛輔、李傕等信奉巫道,建議皇甫嵩用巫祝破敵,而皇甫嵩卻壓根就不信那一套,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過,牛輔、李傕雖然無知,在戰場上卻著實勇悍,只兩三句話的空兒,他們就已衝出了一里多地。
漢軍的陣地距離黃巾的陣地約有幾里的間隔。
漢兵是步卒在中,騎兵在兩翼,黃巾兵也是這樣的列陣,步卒在中間,騎兵在左右。董旻、牛輔是漢兵的左翼,黃巾軍在他們的對面,他們衝擊的自然就是黃巾的右翼騎兵陣。
見到漢軍騎兵首先發起進攻,剛剛成陣的黃巾右翼騎兵為之慌亂,渠帥急忙命令,先遣了一支約數百人的騎兵隊伍匆忙出陣,希望能頂住他們,給主力爭取點時間。
黃巾的騎兵出來得晚,馬速提得慢,剛行不遠,漢軍的騎兵就衝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旻、牛輔、胡軫、段煨、董越、徐榮等視敵陣的變化,間或呼喝傳令,三千甲騎按照命令,在賓士中調整隊伍,逐漸形成了一個三叉戟形狀的衝擊陣型。
胡軫、董越率千騎在中,筆直迎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董旻、段煨率千騎在左,牛輔、徐榮率千騎在右,分往左、右行,馳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的兩側。
……
當他們的陣型形成後,其戰術目的一目瞭然。
騎兵們舉有火把,遠望之,左中右如涇渭分明。
漢軍望樓上,周澈讚歎地說道:“真精騎也,於衝鋒之際,奔馬之時,尚能調整陣型,左趨右行,如臂使指,聚散分合,毫不阻滯。督帥,董、牛諸君看來是想以中間千騎為破黃巾出陣騎兵的主力,左右兩千騎為其輔助並防黃巾右翼主陣的騎兵出戰奔襲。”
……
西涼精騎振奮猛銳,馳馬迎敵,矛刀銳利,奔蹄震地,騎兵們的喊殺聲撕破夜空,震人肺腑。奔到近處,將與敵接觸,悍勇的騎兵把火把投向敵騎,先以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