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用兵攻戰暫行緩 兄弟三人應邀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諾。”原勤、左桓等人應諾,分出數人去各部曲傳令。
周澈令行禁止,軍令一下,各部曲很快就動了起來。
此時渡過河的差不多約有一兩萬人,這一兩萬人分屬四五個營,周澈部在其中本就是最為整齊安靜的一個,此時一動起來,軍旗颯颯,鼓號齊鳴,各部次第而行,前後有序,進退有據,在一片混亂中更是引人矚目。駐馬高處的皇甫嵩一下就看見了,本來他對各部的混亂不堪很不滿意,這會兒乃露出了一點笑容,指著行在最前的周澈將旗,與左右說道:“皓粼如鶴立雞群。”
在暫時不用規劃營區、挖掘壕溝、豎立柵欄,只需要搭建帳篷以過夜的情況下,築營是很快的。不到傍晚,周澈部就頭一個築好了營地。伙伕埋鍋造飯,炊煙裊裊。
夕陽西下,倦鳥歸巢,周澈立於帳前,負手觀望暮景,時有暮風吹來,溫熱燻人,乃不覺有感,遂吟誦古歌:“南風之燻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周湧、荀攸、徐康、桓玄諸人皆立在他的左右,聞其吟歌,周湧乃笑道:“‘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此舜所作之歌也。皓粼,時方夏日,南風未起,為何忽有此感觸啊?”
“黃巾賊起,百姓流離,出汝潁以來沿途所見,十室五空,野露白骨。想起這些慘狀,不覺惻然,因有所感。唉,天下的百姓都在渴盼南風啊。”
周澈過往的經歷和劉備很像,但就興趣愛好上而言,他與曹操較像。曹操喜音樂、好文學,周澈不懂音樂,可也喜好文學。兩漢的知識分子大體來說共有兩類,一類是士族,以鑽研經書為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志,一類是閹宦,不好經書而好文學,能詩善賦,精通書畫等各種雕蟲小技。曹操是閹宦子弟,所以喜好文學,周澈雖是士族子弟,但受前世的影響卻也較為喜好文學,故此,他時不時地會吟詩誦賦,藉以表意,桓玄、荀攸等早就習慣了。
周湧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見到一隻倦鳥從空中飛過,笑道:“我等離鄉出征之時尚是早春,而今炎夏已至,疏忽數月已過,征戰不息,塵土滿袍,鎧甲生蝨。皓粼,你口吟《南風》而卻目隨歸鳥,你到底是在為百姓哀傷,還是想家了啊?”
被周湧這麼一戲謔,倒是勾起了周澈的一樁心事,他心道:“說起來,好些日子沒有收到家信了。”他從軍征戰,居無定所,袁薇就算給他寫信,恐怕也不知該寄到何處。不過雖無信到,料來袁薇、戚繡繡等家中人卻應是無礙的,畢竟安排了姜楓領了三百兵卒護衛,族中有諸房長輩照顧,郡裡有許陽、文瀚等照看。正在想念袁薇,典韋披甲帶劍,虎虎生風地走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主公,營外有四人求見。”今天該典韋輪值,他這是剛從轅門過來。
周澈收回思緒,心道:“四人求見?”猜是劉備,但卻疑惑,“怎麼是四個人?”問道:“是何人也?”
典韋叉手答道:“領頭的是個長臂大耳之人,自稱名叫劉備,說是應君之邀而來。”
周澈轉顧荀攸、桓玄等人,笑道:“公達,楚虛,我給你們介紹幾位涿郡英雄。走,你們隨我去迎一迎。”
典韋在前帶路,荀攸、桓玄、周湧、徐康諸人隨從在後,眾人齊往轅門去。路上,周湧說道:“涿郡英雄?是誰?皓粼,我怎不知你在涿郡還有友人?”
“倒也說不上是友人,今天剛剛結識的。”周澈簡單地把劉備的身世、過往對周湧、荀攸、桓玄等介紹了一遍。
桓玄撇了撇嘴,說道:“身是漢家宗室,又為盧公弟子,年已二十餘而仍是白身。皓粼,如此人物,如何稱得上是英雄?”
也難怪《演義》裡董卓一聞劉備是白身就對他愛答不理,在這個年代,如果二十多歲還沒有出仕,也沒有出名的話,確實算不得英雄豪傑,難免被人看輕。漢末一些有名的人物,袁紹、曹操、孫堅這些雄主都是年紀輕輕就出仕地方,名揚州郡,荀彧、荀攸、鍾繇、孔融包括郭圖在內的等這些文士有的雖然因黨錮之故出仕較晚,但也都是少年時便就揚名。
周澈心道:“劉備吃虧就吃在家聲不顯,又無後臺靠山,出名太晚,所以雖有雄才,然卻不得不顛沛半生。”這些話不用對荀攸、桓玄說,未到轅門,遠遠地見營外站了四個人。
這四人年紀相差不多,都是二十多歲,當先一人長臂大耳,正是劉備。
在劉備身旁,左邊站了兩人,右邊站了一人。右邊這人身高雄壯,穿著一件綠袍,頭裹幘巾,唇上蓄鬍,頷下黑鬚,昂然而立。左邊這兩人皆黑衣戴冠,離劉備近的這人相貌普通,然亦雄壯高大,虎背熊腰,腰上插劍,離劉備遠的這人身材削瘦,鼻高唇薄,一雙眼靈活有神。
周澈的視線在這三人臉上一掠而過,心道:“這個綠袍之人和這個帶劍之人雄壯十分,異於常人,莫非便是關張?”快步來到劉備等人身前站定,含笑說道:“玄德兄,候君久矣!”
劉備深深一揖,禮畢,直起身子,笑對周澈說道:“董郎將帳前與君一別,雖方半日,然如三秋,備於營中坐立不安,早就想過來與君再敘了,但是知君方到,需得紮營立寨,所以不敢攪擾,連著遣了三撥人來看,直到聞君帳幔已立,這才急忙前來。”攤開手,笑道,“來得太急,禮都忘了拿了,空手登營,尚請度遼毋怪。”
周澈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親熱地說道:“古人云:‘白髮如新,傾蓋如故’。我與玄德兄雖是初見,然一見如故,你我之間貴在交心,何必那些虛禮?”目注他身邊幾人,問道,“這幾位是?”
劉備抽出一隻手,指點介紹:“此即關羽,此即張飛。這位名叫簡雍,吾郡人也,是我少年故交,亦有志報國,所以此次隨我一起從軍擊賊來了。”
周澈心道:“簡雍?”
這個名字很耳熟,知他是劉備手下的一個重臣,似乎口才甚佳,是個不錯的說客,周澈衝簡雍微笑著點了下頭,目光隨即就又落在了綠衣人和帶劍人的身上。果然如他猜測,這兩人便是關羽和張飛。只是卻與他前世在熒幕上見到的不同,關羽不是紅臉,張飛也不是黑臉。
“果如玄德兄所言,糾糾昂昂,真壯士也!”
周澈留戀不捨地在關羽、張飛的臉上、身上看了好一會兒,直到關羽微微蹙眉,把臉扭向一邊,面色似乎不懌,這才醒悟,想起給劉備介紹周澈、荀攸等人:“此吾族兄,名湧,字伯濤;此吾州俊傑荀君,名攸,字公達。此二位是我鄉人,這位名叫桓玄,字楚虛,這位名叫徐康,字季業。”又把典韋叫過來,笑道,“此吾麾下勇士,名喚典韋,陳留人也,現掌我部陷陣曲。”
荀攸、周湧儀表不凡,英氣逼人;典韋膀大腰圓,似一人型鐵塔。劉備四人的目光分別落在他幾人的身上。
簡雍是個文士,自然首先打量荀攸、周湧,而早在劉備等剛到轅門時,關羽、張飛做為武士就很詫異典韋的身量,此時聽了周澈的介紹,聞得典韋現掌周澈部中陷陣曲,對典韋更是刮目相看。陷陣者,漢時稱為“陷陳”,陳,陳列的意思,即指兵卒臨戰時陳列隊形,能被選入陷陣營的都是一軍之中的勇士,而典韋現為陷陣曲之長,足見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