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澈這才緩緩答道:“只知漢家制度,不聞許家刀斧。”

在許陽下手坐的幾人中,有一人立時按幾側身,拔出腰上長刀,恐嚇道:“現在知道許家刀斧了麼?”

周澈淡然地看了他眼,哈哈大笑。

“你笑甚麼?”

“我久聞許家之名,鄉里豪傑皆稱:許家少君磊落奇才,慷慨豪邁。今日一見,見面不如聞名!”

誰都喜歡聽好聽話,許陽雖想折辱周澈,但聽到他的誇讚也是矜然自得,聽到後半段,不樂意起來,質問道:“‘見面不如聞名’?你這話什麼意思?”

他一不高興,坐在他下手的幾人,包括站在周澈身後的許甲、許乙也立馬不高興,只聽得堂上“噹啷”、“噹啷”、“噹啷”聲音不不絕,凡帶有兵器的盡皆抽刃出鞘,逼視周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橫路亭,操練場上。

文博大驚失色,說道:“原來是去了許家?”

南凌點了點頭是,說道:“是的。”

“哎呀!卻怎麼不早說?那許家家主晚來得子,年近四旬方得許陽,對許陽一向溺愛,養成了他天不怕的混不吝脾氣!他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手的!便是我,雖與他相識已久,也常結伴出獵遊玩,但也從不曾與他爭搶過獵物,更不曾有半句閒話說他、不曾有半個冷麵給他。……,澈君與他並不相識,為邢妻而去,一旦惹惱了他,怕會落個不妙的下場。”

他倉急地拉住南凌,說道:“南君,事不宜遲,咱們現在便去鄉亭許家!若晚了,怕會有不忍言之事。”

……

許家客堂上。

周澈應對諸人兵刃出鞘,神色自若。他瞧著許陽放聲長笑。

許陽莫名其妙,喝問道:“你笑甚麼?”

“我想起了一人,因而大笑。”

“誰人?”

“君可聞胡鄉的姜楓?”

許陽不知周澈為何提起他,但被周澈那一陣長笑亂了心神,回答了慢了一些:“我與姜君僅有數面之緣,但是姜君是聞名全縣‘大俠’。我心慕久已。”

“許君可知姜楓何以為大俠?”

“這俠者.......”

“那許君可知朱家?!”

許陽不愛讀書,當然不知道;他看了看左右,左右皆無言以對。他回答:“不知”

“朱家,乃高祖皇帝時期的名俠。許君可知麼?這朱家是秦漢之際的著名遊俠,魯國人,魯人皆以習儒教,而朱家卻因為是任俠而聞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傑有幾百個,其餘普通人被救的說也說不完。但他始終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賞他對別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經給予過施捨的人,唯恐再見到他們。

他救濟別人的困難,首先從貧賤的開始。他家中沒有剩餘的錢財,衣服破得連完整的采色都沒有,每頓飯只吃一樣菜,乘坐的不過是個牛拉的車子。他一心救援別人的危難,超過為自己辦私事。

他曾經暗中使季布將軍擺脫了被殺的厄運,待到季布將軍地位尊貴之後,他卻終身不肯與季布相見。

種種的事蹟放在一處,加上朱家性格豪邁粗爽、為人急人所急,於是郡國諸豪及長安、五陵的尚氣遊俠便皆貴慕之,因而得到了天下人的讚賞,無論是名士抑或遊俠都競相與之交接,以結識他為榮。所以他的名聲流傳至今,仍被遊俠諸輩傾慕。”

許陽聞言恍然,說道:“這世間還有這等大俠,我真是生不逢時啊。”

“許君可知朱家為何聞名海內,名重當時麼?”

“因他扶危救難,尚氣重節。”

“不錯,君可知朱家的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