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黃蓋援軍抵平輿 周澈領軍入陽翟(第2/4頁)
章節報錯
堂上諸人多半驚亂失措。
郡丞魏昶顫聲說道:“是、是劉闢那賊子又回來了麼?”
郡功曹袁堯再次展現出了他的膽氣,拽著衣袖奮然起身,獨立於堂上,轉對堂門,問那小吏:“來者是誰可查探清楚?打的是什麼旗號,又是從何方而來?人馬幾何?現離城多遠?”
那小吏答道:“這支軍馬從北方而來,沒打旗號,離得遠,距城約有十七八里,不知是誰,從城頭上遠望過去,只見烏壓壓一片,估計應有三四千人。”
從北方而來?約有三四千人?
袁堯楞了一下,下意識地去看桓玄。
桓玄低頭思索,而席位中的郡丞魏昶喜道:“莫非是朝廷的援軍到了?”
袁堯蹙眉說道:“若是朝廷援軍,又豈會只有三四千人馬?”
“那、那,那會不會是河南尹聞我郡遭了賊患,故此特地遣兵來援?”
魏昶此言一出,堂上眾人盡皆愕然,不為別的,只為他的無知。
袁堯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要開口斥責,但在看了看魏昶六百石的官袍印綬後,終究按下了火氣。他大概覺得如果在眾人面前斥責堂堂郡丞的話,會有損朝廷威嚴,勉強解釋說道:“漢家律法:‘無詔令,兩千石不得離境,禁出邊界’。我郡中遭賊患,河南定有聞之,然若無天子詔令,河南尹怕亦不敢擅越邊界,遣軍入我郡內,行征伐之事。”
“若是有天子詔令呢?”
袁堯忍無可忍,斥道:“怎麼可能會有天子詔令!”
河南乃是京畿之地,河南尹的治所就在京師洛陽。除非天子、除非朝廷昏了頭,才會令河南尹出兵援救潁川。
“那,那,那這支兵馬會是從哪兒來的?”
袁堯也拿不準,沉吟不語。
桓玄他亦覺蹊蹺,猜不出這支兵馬的來歷,但不管這支軍馬是從哪裡來的,目前最重要的應是判明敵我,而不是在堂上空議,因站起身來,斂袖說道:“這支兵馬只有兩三千人,料來應非劉闢賊兵。明府且請安坐堂上,下吏這就去探探他們的來路。”
“好,好,快去,快去!”
桓玄離開坐席,恭謹地倒退出堂,在門檻處,復態度恭敬地向端坐主位、正對堂門的太守揖了一揖,然後退到廊上,穿好鞋,轉過身,振了振衣袖,昂首按刀,大步出府。
韋強、慶鋒、許陽諸人一直候在府門外,見他出來,忙牽著馬行至近前,一行人翻身上馬,迎風踏塵,往北城門馳去。
桓玄深知他“兵曹椽”的職位得來不易,是主公交付的秘密任務;也知太守對他印象不好,因此為了謹慎起見,為了不給太守一種“得志就跋扈”的感覺,也為了不給小人們進讒言的把柄,他這些天不論是來太守府議事也好,在城頭巡查也好,身邊最多帶一兩個人隨從,這次之所以把韋強他們都帶來了,本是想給他們請功的,希望能借此機會把他們安插到郡軍裡邊。
只可惜,一直沒空提起。
不過這也不要緊,早晚會有機會提的。
來到北城,下馬登城。
城外不遠就是護城河,波光粼粼。這幾天的守城之戰,主戰場在東城牆外,除了最後一天外,北城外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戰事,河裡、地上都比較乾淨,不像城東屍橫遍野。
因為北城外是護城河主河道,這裡的守軍不多,只有兩個屯,三百多人。
兩個屯長跟在桓玄左右,遙指對岸,說道:“兵曹,來軍就在那裡。”
剛才那小吏去太守府報訊的時候,說來軍距城十七八里,這麼一會兒功夫,來的這支軍馬又往前行進了不少,離城大概還有十四五里,在城牆上已可隱約看到他們領頭的將領了。
“遣人去東、西、南諸面城牆,令諸軍守將立刻把城外的軍民召回,閉城備戰。”
“諾。”
說話間,來的這支軍馬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停了片刻後,領頭的那個將領單人獨騎向河邊馳來。不多時,已至河岸。
桓玄、韋強、慶鋒等人對視一眼,皆露出喜色。邢剛叫道:“是黃公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