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富者阡陌(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老農對於田豐的驚訝笑道:“數百近千算得什麼?我陽城有一人,世為冶家,前幾年又當了鐵官長,富貴郡中,廣有良田,徒附何止數千!縣人呼其為:‘富比千乘沈季春’。”
周澈說道:“老丈說的此人可是姓沈名汛麼?”
“貴人也知他?”
“久聞其名。”
來巡察之前,周澈特地從尚書檯調出檔案查過,潁川郡內只有陽城有鐵,早在前漢時,此地便置有鐵官。本朝和帝初年“罷鹽鐵之禁”,不再實行鹽鐵專賣的制度,於是,在官辦的鐵官之外,此地便又出現了一些私營的冶鐵作坊,沈家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幾年前,這個沈汛又被郡府闢除為鐵官長,既私營,又管官營,幾乎壟斷了整個潁川郡的出鐵,家財鉅萬。若把潁川郡的大姓豪族分為士族和商賈兩類,這個沈汛就是商賈中的首領。
田豐說道:“‘富比千乘沈季春’?這人我也知道,也算是豫州名人。可我聽說,他不是私鑄冶鐵的麼?何時當上了鐵官長?”
“貴人有所不知。沈季春有個女兒,幾年前給了趙常侍的侄子做小妻。賴此之故,被郡裡任為了鐵官長。”
田豐甚是驚訝:“他的女兒是趙常侍侄子的小妻?這個我倒是不知。”天底下的趙常侍只有一個:中常侍趙忠。驚訝完了,他牢記著周澈分配給他的任務——記錄沿途見聞,把此事記在了心中,只等過會兒回到車上寫下,復又轉回話題,說道:“沈季春冶鐵世家,如今又管著郡中的鐵官,公私兼營,類乎壟斷,富殖不足奇。只是這莊子的主人卻又是誰人?家中竟能有徒附數百近千?過個生辰,連縣長吏都來給他祝壽?”
“莊主徐氏,諱鄲,家本本鄉大姓,族中子弟很多都在縣、鄉為吏。莊主與郡北督郵很親好,並因郡北督郵的關係,和沈季春亦很親好。有郡北督郵和沈季春的情面在,你們說,他過生辰,縣君、丞、尉能不來麼?依往年的慣例,沈季春也會派子侄來呢!”
“‘並因君北督郵的關係,和沈季春亦很親好’。老丈,郡北督郵和沈季春的關係很好麼?”
“那是自然。他倆的關係要不好,莊主又怎會透過郡北督郵結識沈季春呢?”
此郡北督郵就是陳錫的把兄弟,濯清丈夫陳楹的哥哥,原汝南郡郡丞陳華,本是十常侍郭勝門下,後來改投張讓門下。
周澈笑道:“這麼說來,你們莊主還真是個豪傑。一邊是張常侍的賓客,一邊是趙常侍的親戚。一個是郡中大吏郡北督郵,一個是富比千乘的豪大家,他都能與之交好。”
老者糾正周澈:“沈季春可不只是富比千乘,鐵官長也是個大官兒。上次我去縣裡,正巧碰見他出行,前導後從,威風凜凜。”嘖嘖稱羨。他大約很少見官吏出行,對這次路遇的印象似是很深,回憶說道,“前邊是四個扛著大扇子的步卒,步卒後頭是輛大車,好幾個樂人在上頭坐著鼓吹。樂人後頭是幾輛小車,上邊坐的都是帶著青紺綬的吏員。再後頭便是沈季春的坐車了,黑色的大車蓋,紅色的車側,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護衛在車的兩邊。嘖嘖,嘖嘖,威風十足。”
鐵官長的品秩和縣長一樣,六百石,黑綬銅印,可以稱之為“下大夫”了,的確是個大官兒,但從這老者的描述中,周澈卻聽出了一個問題:沈伯春在車駕的規模上僭制了。
老者所言之“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云云,指的應是扛戟的騎吏。依制,六百石官吏出行,只能有兩個拿戟的騎吏隨從,兩千石以上才能有四個騎吏。去年春天,王赫、黃琰去安成東鄉,黃琰乃是縣令,秩千石,尚只有兩個騎吏扈從,沈季春六百石,居然就敢用四個騎吏。周澈示意田豐,田豐瞭然點頭,表示將這一點也記下了。
圍繞著沈季春、徐鄲,周澈旁敲側擊地又問了幾個問題,直到什麼都問不出來了,方才謝過老者,轉上鄉路,回到了謝里外。孫信早在車騎邊等候多時。周澈的臉上早沒了笑容,凝重地問道:“怎樣?”
“主公猜得不錯,此地果有殺嬰之事,是多是少不知道,但就這幾年中,就在那幾個孩子裡,便有兩個孩子的父母有過生子而殺。”
“噢?你怎麼問出來的?”茲事體大,需問清過程。
“我拿了乾糧餅子哄他們,可憐這些孩子不知有多久沒吃過飽飯了,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嚥。末了,我問他們:‘可有兄弟姊妹’?有的有,有的沒,孩子們大多回答的都很乾脆,只有兩個孩子答得古怪。”
“怎麼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