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澈旋即告之:“我來洛陽前,家長大人又教我:‘上任後要勤政愛民,謹言慎行,毋給宗族惹禍’。這句話說得也很對。…如果聽從了沈公的命令,那就很有可能會得罪張讓家。張讓權傾中外,炙手可熱,如果得罪了他家,我死不足惜,怕就只怕宗族會受到牽累。我正處兩難,不知所從。”

周倉沉吟片刻,說道:“雖要謹慎?可是三叔,謹慎之前,大人告誡還要愛民啊。”

“元福的意思是?”

“愛民在前,謹慎在後。整治不法正合‘愛民’二字。今沈公既有此請,倉之愚見,叔當從之。”

“若從之,奈宗族何?”

“正如叔言:為生民誅惡,解百姓於倒懸,正應當是我輩的志向。”

“可是家長大人的教誨?”

“這麼做,其實也是為了宗族考慮。”

“噢?”

“三叔,吾族何以能立足當世,為世人看重?還不就是因為歷代先祖的清名麼?今若不從沈公,固能保全家族,卻必會使族名受到玷汙。族名受汙,雖生猶死。今若從沈公,或許會連累到宗族,可卻定能為天下人贊。得天下人贊,雖死猶生。…大人教你我以宗族為念,這也正是以宗族為念啊。”

周澈大喜,說道:“元福所言,正合我意。”

“三叔以為然麼?”

“我也是這麼想的!”

其實周澈不是這麼想的。沈騰所託,事關重大。在房間裡苦思冥想後,權衡利弊之下,最終也確實和周倉想的一樣,決定按照沈騰的請求去做,只不過他的出發點卻並非是為了周氏的清名,而是主要因為黃巾起義。黃巾一旦起事,天下就要大亂。天下一亂,還怕得罪張讓?況且,再者說了,生民不易,若能在為百姓做些事,也是他樂意之至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了元福,明日你去問袁家借一些東西,至於袁家手令,本初那邊我來說。但凡涉及二千石曹、廷尉、御史臺這三法司的公文規範、規章流程,乃至沿襲自高祖時期的《漢律》等等的我朝律法,但凡這方面的書籍、文字,一概都要。”

“諾。”

周倉告退後,各自就寢。

次日,周澈如昨日一般,一早就到了部曹。依舊是無所事事,他在自己的簽押房捱了半日,便在各處巡走起來。

面上功夫大家還是要講的,下官對他自然是禮敬有加,其他三曹的同僚也不會給他臉色看,周澈這一上午轉悠了幾處公署,到了中午就餐,依舊是把自己那壺酒送了孫軒,看他們聊天說笑,還會見縫插針地插上幾句,對於眾入在公事上面的冷落和架空,似乎他全然沒有感覺。

大家一開始對他還有些戒備,可是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周澈全然沒有一點新官上任的氣勢,大家便不免存了輕視之意。既然此人無害,一些擔心他會妨礙到自己的人便也沒有了對他的敵意。

周澈每日無所事事,只管在各處公事房亂竄,與那些暫時沒有公務纏身的官員東拉西扯地閒聊,他見多識廣,許多見聞都是此處官員不曾聽聞過的,很快就成了一個頗為受人歡迎的說書先生。

回到家裡,周澈就更忙了,袁府裡的僕佣感覺這位袁家女婿近來頗為忙碌。這位周澈周司刑,書房的燈總是到午夜才熄滅。書案上擺著的是漢律和關於二千石曹、廷尉、御史臺這三法司的各種律書、法規、制度。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