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明正典刑(第1/2頁)
章節報錯
嚴偉之事卻是後話,且說那周澈直到出了季亮家的院門,還在隱隱後怕。他穿越至今也有幾年了,認識了不少人。在橫路亭認識的姜楓、南凌、鐵家兄弟、高家昆仲也皆是勇士,但是沒一個能比得上季墨的。可以說,季墨是他穿越至今所見所聞之第一猛士。
他想道:“真是可惜,這樣的猛士卻是我的敵人。”動了心思,決定,“等此件事了,我當仔細詢問鄉吏,問問鄉中還有沒有別的出名勇士。不求能勝過季墨,只要能與相當也好啊!”
陳松在外面等了這麼半晌,依然是保持著剛才站立的姿勢,一副不驕不躁的樣子。遊徼趙迪已經把其它涉案的季氏族人悉數逮捕,總共有二十來人,皆靠牆蹲坐,十來個縣卒、輕俠挺刀立在他們身前,以作監視。
周澈快步上前,先把“搜出來”的竹簡呈給他,說道:“此物是從季亮室內搜出的。”陳松接過,低頭瞧了兩眼,不置可否。周澈接著稟報:“季亮及其家人已被下吏拿下。”
陳松把竹簡收入懷中,順著他的手指看去,看見了被帶出院門的季亮幾人,微微蹙眉,問道:“只有三人?這個是季亮?這個是他的父親?那個女子是其妻?……,不是說,季亮還有一個同產弟?無有孩子?”
“其弟季墨,適才拒捕,被格殺當場。至於孩子?下吏之前探訪,未聞也。”
“他門下的賓客呢?為何不帶出來?”
周澈不動聲色地答道:“其家中賓客皆兇悍輕死,不願就擒。下吏萬般無奈,只得將他們也一併格殺當場。”
陳松看了他一眼,滿臉的不相信,若說有一個兩個拒捕的,他相信,但要說全都拒捕,誰會相信?不過他也沒說什麼,往一瘸一拐的南凌、高佳波、黃蓋、姜楓幾個人身上打量了一下,點了點頭。
兩漢的律法承前啟後,承接前秦,為後世沿用,單就法律的角度來說,雖有嚴苛的一面,如“因言獲罪”這些,但也有人性的一面,如禁止吏員夜入民宅捕人,又如在拘捕疑犯時不鼓勵殺傷,以不傷害被拘捕人為原則,如果無故殺傷疑犯,拘捕者甚至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周澈剛才在院中,不分青紅皂白,將季亮家中的賓客、奴婢殺了個乾乾淨淨,嚴格來說,這是觸犯律法的,然而卻因為他有周氏的背景,陳松儘管不信他的說辭,卻也不願與之計較。——無故殺傷是觸犯律法的,但若是像周澈說的那樣:“疑犯拘捕”,卻是可以將之殺死而無罪的,只是賞金....給予其的獎勵只付一半。
見疑犯全都被拿下、帶來,陳松按著名錄,又一一點名,確保無誤後,也不多話,只對聞訊趕來的里長、裡父老說道:“這些都是案犯,我要把他們帶去縣裡審問。另外,季氏還涉嫌妖言惑眾,在審清之前,你要將他們其它的族人、賓客看住,一個都不許出里門一步!”
季氏是個大族,這次陳松捕拿的都是男子,而且只是一部分男子,還有不少的人沒被捕拿。如果罪名坐實,至少是要牽連他們全族的,所以陳松交代里長看好季氏其它的族人。
里長面如土色,汗如漿出,唯唯諾諾,只知點頭應是。
周澈說道:“陳君,季氏素來輕悍,雖然此次捕拿了其族中的大部分男子,但剩下的還有不少人,情急之下,恐怕他們會狗急跳牆,有鋌而走險的可能。這裡中既無兵卒,又少壯士,只憑里長、裡父老兩個人,怕會看不住他們。……,不如,留下幾個縣卒?”
陳松拈鬚沉吟,片刻後,說道:“如今縣中縣卒也不多,此次拿了這麼多人回去,也需要他們看守。不過,你說得也沒錯。這樣吧,……。”他對那裡長說道,“我給你留下五個人,協助你看管季氏族人。”又對周澈說道,“我見你的這幾個隨從皆似勇士,你也留下幾個人罷。”
周澈應道:“諾。”他本來就是想留下幾個人的,不親自派人將季氏的族人、賓客全部看住,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心,當即令南凌、高家兄弟,帶了兩三個輕俠留在裡中,其吃住自有本地裡長安排。
陳松打頭而行,兩個甲士隨其左右,皆執長矛,挺胸而行。後頭是趙迪,帶著幾個縣卒押送季氏的那些被捕族人。再後邊是周澈,帶著姜楓、鐵家昆仲諸人押後。
連疑犯帶甲士,一行五六十人,迎著蕭瑟的寒風,從巷中走過。巷子兩邊各家各戶,俱皆膽顫,伏在門內,恭送他們離開,不敢抬頭。聽得他們腳步聲走遠,有膽大的方才敢膝行到門口,小心翼翼地探頭向外看,人群中,一個特別顯眼的背影落在眼中,頭裹幘巾,腰佩印綬,側邊帶刀,昂首直行,可不是正是周澈!有里民不覺感慨,說道:“往日也曾在集上見過周君,當時只覺他恂恂儒雅,不敢信他任職亭部時曾聞鼓而起,夜半擊盜!今日觀之,我方信矣!”
這說話之人大約讀過書,說起話來,文縐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