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鐵哲撞開了高凱平,自家也踉蹌後退,差點摔倒。他穩住身形,轉看南凌,南凌已帶球奔到了球門外,只差十來步遠了。他發力疾奔,卻終功虧一簣,在離南凌兩步遠的地方,眼睜睜他將球輕巧勾起,踢入門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防止球滾遠,不方便撿取,球門是由兩層木板構建成的。前邊的木板開球門,門挨著地;後邊的木板不開門。這樣,球進入門內後,撞上後邊的木板,不會滾走。正規的球門還有頂,造得好像個小屋子似的。場上的這幾個球門是亭中諸人昨晚臨時做的,沒有那麼講究。上邊沒有頂,只有兩塊木板相連而已。

周澈舉起手,大聲說道:“南隊下一城,得一球!”

場外眾人鼓譟歡叫。場上的南凌、高佳波、高凱平等人顧盼驕傲,坪北里的諸人則垂頭喪氣。韋強奔上場中,把球撿回來,交給鐵溯,叫道:“現在由坪北里開鞠。都各歸本域,各歸本域!”

兩隊各回己方主場,鐵溯開球。

鐵哲鼓舞士氣,說道:“才丟一城,算得甚麼!方才這一局,只不過是暖暖腳罷了!無論是蹴鞠還是別的,咱們坪北里什麼時候輸過?只要這場能贏,俺們兄弟該得的米糧都分給你們!”指著對面,大聲說道,“高二,剛才沒撞倒你,不算數。咱們這局再來!你敢應麼?”

高凱平怎會認輸?他巴不得再與鐵溯比個高下,應道:“為何不敢?就怕你腿軟,不是對手!”他們雖是朋黨,但賭場之上無父子,蹴鞠也一樣,性子上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爽快了再說!他二人一問一答,不但帶動起了坪北里計程車氣,更激發起了南凌等人的鬥志。

這第二局,比第一局更要激烈。

才開球沒多久,雙方已各有兩人摔倒在地。場上塵土飛揚,場外如痴如狂。對抗得越激烈,觀看的眾人越興奮。尤其那些會蹴鞠的,時而摩拳,時而頓足,見到一個好球,高聲喝彩,見到一個壞球,恨不爭氣,只後悔剛才沒有積極報名,沒能得到上場的機會。

周澈一面觀看場中比賽,一面注意里民們的表現,見他們此等模樣,嘴角露出笑容,心道:“借蹴鞠調動里民積極性的打算已經成了!”

突然間眾人齊聲歡呼,如同雷動。

他轉眼往場上看去,卻是鐵哲與高凱平又撞在了一處,果然如他們剛才的對答,這一次還是半點的華花俏沒有,依然硬把式,純粹的身體撞擊,吃虧的依然是高凱平。這一回,鐵哲大概準備充足,撞擊的力量更大,高凱平抵擋不住,仰摔地上。

高佳波見兄弟吃虧,怎肯容忍?

恰好坪北里一人將球送到了鐵哲的腳下,鐵哲帶球奔行,欲入對方門中。高佳波腿快,斜插上來,當面攔截。那“鞠”是用皮革作成,內以毛髮充實,彈性不是太好,大多數的時間只能在地上滾動,除非技巧高明的,能用它玩兒出些花活兒。鐵哲的技巧不算高明,所以在帶球時只是老老實實地踢動。高佳波橫插上來,身子傾斜,一個鏟踢,從他腳下將球搶走。

鐵哲正往前衝,剎身不住,等他停下身來,高佳波已帶著球重返坪北里的場域中。

坪北里這邊吸取了上次失利的教訓,時刻都留有一人守在己方門前,見高佳波奔來,急往前救。鐵溯離後場不遠,也忙甩掉對方盯梢的,撤回域中,與留守那人前後夾擊,將球奪回。

高佳波擅長角抵,雖處劣勢,雖然把球丟了,但在爭奪的過程中,卻用了個巧手,又將坪北里留守的那人摔倒在地,算是扳回點面子。鐵哲帶球,在己方兩人的配合下,勇闖對方球門。

相比第一局的開門進球,因為雙方都打起了精神,這一局明顯陷入了膠著。

場上十二個人便捷若飛、馳逐追趕,足球的控制權連連易手,時而被攻入南凌他們那一隊的域中,時而被攻入坪北里這一隊的域中。場外的里民們看得如痴如醉,歡呼大叫不斷。

足球來回易手四五次後,重落入高佳波腳下。

他將球傳給南凌後,指揮餘下的諸人前、後、左、右散開護衛,保護著南凌再度殺入對方域中。鐵哲、鐵溯率眾阻截,奈何高佳波擅角抵,而南凌又號稱“搏技第一”,貼身的對抗完全佔不了便宜,節節退讓。最終,這一局仍以南凌進球、坪北里失利告終。

比賽前就說好了,兩刻鐘為半場。當上半場結束後,休息一刻鐘,繼續下半場。在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內,南凌一個人連進兩球,觀看的眾人都是大聲為他喝彩。

比賽繼續。

兩方的隊員拼命爭搶,誰也不甘示弱。周澈和韋強嚴格執法,有違反規則的必給以懲罰。

上半場結束後,慶鋒從推車中取出水,給諸人飲用。

當南凌這一方踢出好球的時候,里民們雖也會為他們喝彩,但到底南凌他們不是本亭人,所以在雙方休息的時候,里民們大多湧到了鐵氏兄弟等人邊兒上,紛紛給他們打氣鼓勁。還有自覺蹴鞠水平高的,找裴元紹、韋強想換人上場。這是不符合規則的,韋強當然要給以拒絕。

拒絕後,他又勉勵,說道:“這一場不上,下一場可以上!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看看南、高諸人的虛實。瞭解了他們的虛實後,不是更容易獲勝了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韋強為人機靈,早就猜出了周澈允許南凌等人上場的用意,定是想用此激發起里民們的鄉土觀念,借之來增強他們的凝聚性、調動起他們參加蹴鞠的積極性,從而達成操練的目的,故此,在拒絕里民的同時,他不忘加以鼓勵,鼓舞他們計程車氣。

……

日漸西沉,四野翠綠,場上塵土飛揚、喧譁聲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