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初入政事堂(第2/2頁)
章節報錯
武炎之走進房間四下看了看。還不錯,比自己以前當冬官尚書之時的房間還要寬敞一些。
“可惜,這裡沒有電腦也沒有電視!這椅子也不舒服,需要改進改進。”武炎之心裡想到。
這是從外面湧進十幾個人來,他們都是鳳閣鸞臺政事堂的辦事官員和胥吏。
這些人進來給武炎之行了禮,並一一作了介紹。武炎之人年輕,記憶力還過得去,將幾名辦事房的頭目都記住了。
這是楊再思說道:“王爺,今天有幾個事情要議一議,主要是一批官員的選拔和考核。”
“好吧。”武炎之點點頭,隨後跟著楊再思出了房間。
……
這裡面的人,以梁王武三思居首,因為他是親王。其次是豆盧欽望居第二,他是文昌左相,武炎之就排到第三了。幾次為相的婁師德、杜景儉等人都排在後面。
有人把名單拿過來,武炎之看了一下,大多都是一些五品以上的職事官,也有一些六品以下的兩京要職,比如監察禦史、京畿縣尉、起居舍人等人。
大多數人他也不熟悉,只是看了看他們的經歷。突然,一個名字映入眼簾:張說。
此人升得真快,居然要當鳳閣舍人了!這可是大周要職,怪不得他後來要當宰相呢!
不過自己有小道訊息說,這個人雖然辦事能力很強,不過十分貪婪。但是話又說回來,如今要找到幾個清廉的官員非常困難。
只要他能為百姓、能為國家做些事情,也就是好官員了。
眾人議了半天,又增加或刪減了不少官員。武炎之一看,這些人都推薦自己的親信無疑。
好多人都是破格提拔,哪裡來這麼多規矩?看來自己以前想的太多了,還想把顧志文弄到河東到什麼縣尉,完全是多此一舉!
幹脆把顧志文弄到畿縣伊陽縣當一個縣尉。想到這裡,他說道:“我有一個幕僚,名叫顧志文,他是明經出身,跟著我兩年了。
這人辦事非常得力,現在擔任推官。他得了一次上下考,一次中上考。如今伊陽縣尉出缺,我想推薦新增此人擔任縣尉,在這個名單裡面加上一個人,不知諸位相公如何?”
他話剛說完,楊再思便介面道:“此人我也見過,當年明經考試之時,是名列前茅的。我朝明經出身之人,一釋褐剛當官)就有擔任畿縣尉的。這個顧志文已經在王爺手下當了兩年幕僚,考核又是如此優秀,當一個畿縣尉錯錯有餘。”
他說話倒是有理有據,旁邊的人一聽,你這話雖然沒錯,不過這畿縣尉大多都是外地縣尉提拔而來。
有些人是京城的初任官調任而來,像顧志文這樣從幕僚而來的,不說沒有也是很罕見。再說了,正規的程式是由天官上報,政事堂批準。當然由政事堂新增名字未嘗不可,但是也非常少見。
不過畢竟是一個接近起家之官縣尉,職位太低,其他的人都不太好反對,也不可能有人反對。因為顧志文是具有資格擔任此職的。
“這個人也很合適,鄙人也同意。”王方慶說道。
“鄙人也同意……”婁師德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