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個村正還親自下到田裡,試用了新鏵犁,他們都贊不絕口,稱贊其極為便利易操作。

經過小半個時辰的試驗,圍觀的人群對於武炎之發明的新曲轅犁完全認可。

“這鏵犁果然好,一年或許真能增加一成。走,我們去感謝涿郡王。”

“好。”

於是幾十個村正一起來到武炎之旁邊,向其叩首感謝:“多謝王爺……”

“王爺,此鏵犁不知何日能用上?”

“……”

一看百姓如此熱情,武炎之很高興:“諸位父老鄉親免禮。這點小東西算什麼?今後鄉親們有什麼事事情,可到洛陽來找我。”

這時田縣尉說道:“王爺不知,由於王爺增加了如此多的鋼鐵産量,如今的鐵價,已經比原來下降了兩成多。加上這新鏵犁也輕巧便捷,所以價格更加便宜。

或許今後每家人都可以配一套鏵犁,省去了租金,也省去了很多麻煩。”

一家人配一套?這種可能性非常小。這是後世,也多是一頭牛配套。武炎之又說道:“田縣尉,你要抓緊加工新鏵犁,在春耕以前,讓想用的百姓都用上。”

“請王爺放心,卑職等人一定會盡力組織人加工。”田縣尉說道。

這個田縣尉名叫田瑞,三十七八歲,門蔭出身。從這幾日辦事來看,非常細致,很有條理。武炎之倒是很喜歡這樣的人。

……

回到縣衙後,武炎之組織李思訓和伊陽縣官員一起,討論了增加水稻種植範圍的可能性。

他說道:“我發現,目前整個河南府的水稻面積很不夠,不到二成。而此地是大平原,正常情況下水量充足。所以我的計劃,要充分利用洛水、伊水,修建幾座大型的水庫,再修建若幹河渠,把水稻面積擴大。

諸位也知道,水稻的産量比粟和米都要高,讓河南府的米價降下來,讓百姓都能夠吃到便宜的白米,是我的心願。”

“王爺所言極是,修建水渠和水庫,那是百年千年之功業。不過要說起來,單單靠一縣之力難以完成,如果有王爺出面,讓府衙協調,應該不成問題。

卑職管理的這伊陽縣,靠近秦嶺北麓,正常情況並不缺水。不過要推廣種植水稻,部分田地需要重新平整。但是老百姓嘗到甜頭,推廣起來會很容易。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問題。很多農戶沒有種過水稻,這就需要縣裡面進行一些簡單的培訓。當然這都不是問題。”楊縣令說道。

“不單單是伊陽縣有這個問題,其他縣同樣存在。溫戶曹,此事就交由你處理,你主管此事,要用一兩年之內,把水稻推廣開來。

如果成功,我將給你上考,給你記一大功,向陛下推薦你擔任新職。”武炎之又開始許願。

“這是卑職的職責所在,定當義不容辭。請王爺放心,不增加河南府兩成的水稻種植,卑職不離開河南府。”溫戶曹開始發誓。

“嗯。這件事情,我會讓少尹魏公負責。農業是國之根本,水稻是農業之根本。諸位想必也知道,河南府的糧食並不緊張。

不過京兆府可就不一樣。神皇為什麼長居洛陽?就和京兆府糧食供應緊張有關。

你們想啊!跟隨神皇來洛陽的人,包括文武百官、南衙和北衙衛士以及他們的家屬,總人數何止10萬?這10萬人的糧食,全都要從大河往上運,陝州峽谷湍急,還要陸路二次轉運,是極其困難的。

所以不止河南府,就是京兆府尹也要推廣水稻種植。”武炎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