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都是史學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因為這樣的道聽途說,朝鮮君臣一度以為大清要完,舉國歡騰呢!
在這《李朝實錄》中,打雅克薩的當頭,康熙卻在北上科爾沁、沈陽的出巡路上‘劫奸’路邊看熱鬧的女子。
這甚至都是‘朝鮮使清正使’的回報,含金量夠高了吧?
偏偏裡面種種荒謬之處,比著現在最八卦的花邊小報還要荒唐,漏洞百出,更像是一本獵奇小說!
在這樣的小說中,‘朱棣淩遲三千宮女’這樣爆炸性的新聞,一傳回朝鮮國內,自然是舉國驚嘆了,一群小國寡民yy著天朝皇帝的不堪,想想都令人可笑!
但這樣可笑的記載,連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謬誤,範永年範大教授,竟然就書上寫什麼,自己就信什麼,真真是清史大才!
佩服佩服!
依照修清史那群人的德行,好好的一個朱元璋,都能被黑成那個樣子,要是朱棣真有這樣的暴虐舉動,還不被他們當成寶貝一樣大肆宣傳,哪還輪得到你一個《李朝實錄》在這裝b!”
嘲諷到了極致的回複,被一頁官網選中,發布在網上。
不止是這一例,其他更有許多明、清皇帝的種種黑點撕b,清史圈與網友,幾乎撕得天錯地暗。往日裡不見什麼人冒頭的明清史學圈,現在什麼牛鬼蛇神,都跑出來刷存在感了。
範永年自然也不會束手待斃,又是一波史學資料丟了出去,鬥志昂揚。
……
這樣瘋狂的“史實之爭”,是鳳菲菲最為擔心的,因為敗的一方,可以說只能聲名盡廢!
丁苗苗有些看不懂:“話說,這群人的話,似乎都有道理啊,每個都像是歷史一般,但誰對誰錯,翻開史書查一下不就行了,幹嘛吵得這麼厲害?即使有的歷史書不能信,但總有其他種種史書佐證的吧?”
她的心思很簡單,以自己從小了解到的歷史來看,似乎一切都很清楚。
英雄是英雄,奸臣是奸臣。
即使有“潘仁美”這樣的烏龍事件,但只要拿出歷史一說,原先認為“潘仁美”是大奸臣的人,也能立刻明白其原型“潘美”是宋代開國大將,功勞卓著。
“哪有這麼簡單!”鳳菲菲皺眉道,想了想,開啟一個自己知道的貼子,“明、清歷史特殊!你看看就知道了!”
丁苗苗側頭一看,也皺起眉來。
“筆者是一名明、清史研究專業的學生。
在各個朝代的史書中,明清史書,是兩個最為特殊的存在。
在相關的明、清歷史書籍中,常常在第一頁,就表明‘《明史》由於是東林降官所著,對明朝歷史多有塗改、抹黑之處,是各朝史書中可信度最差的史書’,這不是一句空話。
別朝歷史,在編錄時常常五六年就完成,唯獨《明史》,前後幾乎編撰百年之久,康熙不滿意就發回重編,直到雍正時期,這才編撰完成。
再加上紀曉嵐修《四庫全書》時,對天下書籍的瘋狂修刪,幾乎把相關不利於清朝的內容修了一遍,後世人想找其他書佐證,都無書可找!
《明史》,就是這麼坑!
至於清史,則到了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