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的人,還有什麼用?!

這是數天前英叔問我的一個問題,當時我很奇怪,怎麼他突然問起我這個問題來了?細一打聽,卻是知道了原由,原來卻是他武館的師兄楊鎮雄、師父楊師道來了!

英叔當初在京城的武館討生活,他拳術技藝很高,但平日裡因為武館繼承的原因,師兄楊鎮雄總是有些敵視他,自家師父看起來安撫大局,但真要細分,當然還是自家兒子更親近些。

但這幾年來,英叔跳出京城武館那個困牢,打下好大一片事業,不要說是當初仇視他的師兄,就是國內那些拳法大家來了,也是一片客氣與親近,自然也就懶得再回去趟武館的渾水。

隨著一頁影視的崛起,當初英叔武館的一群小徒弟跟著發跡起來,偶爾也有其他師兄弟、師侄過來跟著吃碗武行飯,至於自家師兄那一脈的徒弟,為了避嫌,英叔就沒太多的交集。

時間一久,人心還安撫得住嗎?

明明自家師叔在國內影視圈已經舉足輕重,但自已學拳有成,想吃碗武行飯對方都客氣地避嫌、拒絕,哪個人能受得了?!

你是沒看到當時那種情境,楊師道老爺子都七十多歲的人了,為了自家兒子事業上那點破事,生生就從京城飛到這裡,為兒子說情。

他一向喜歡英叔這個徒弟,但你可曾見過誰家的武館師父,因為擔心他們師兄弟以前的矛盾,讓兩人生生結拜成把兄弟的?

還有他那個師兄楊鎮雄,一條昂藏的大漢,原本也是個糾糾拳師,為了給自已門下徒弟找個出路,尷尬地對昔日的競爭師兄弟道歉的?”

想起那天的情景,林牧神色就有些黯然,這樣看似“揚眉吐氣”的事情,卻是讓英叔沒半點開心。

結果不錯,師兄弟前怨盡去,師父那裡也有了個交待。

可看著一個拳術有成的武師,為了現實,生生就這樣低頭,他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就彷彿自己練了一生的拳,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流了無數的汗、受了無數的傷,到頭來也是沒半點用處,猶如天橋上耍猴的人一樣,毫無意義!!

……

王德政不是武術圈的人,但對這種情況也能夠理解,現在的拳師,地位確實很尷尬。

“俠以武犯禁,這是現實、小說中常出現的一句話,彷彿武術帶來的,只有混亂,也只有在亂世之中,才有存在的意義!”林牧笑道,“但我不信!這世上有光就有暗,為什麼人們能夠容許黑暗的存在,卻對光亮下的武術,那麼趕盡殺絕?”

暗?那些社會動亂的族群?

光?那些武館拳師?

一輩子浸染在農業這個圈子裡的王德政疑惑問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我不覺得,你和對方硬碰硬的打架,就對社會有什麼益處了!且不說這樣做的惡劣影響,要是引動對方出現群體性事件,那就更擾亂社會安定了!”

林牧搖了搖頭:“所以你還沒懂我的意思。大海有容乃大,無論是沙石還是淤泥,進入大海後是要化為一體。

一塊抱成一團的頑石,想要靠海水的柔力,徹底消磨它,可能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功夫。

但若是直接把其敲碎,過程或許有些震手,其中一些特別頑固的家夥還可能造成點小麻煩,可對於大局,其實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