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怪我們咯?(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初南京彭宇案,可謂是共和國最初的扶老人被訛事件,並且法院的宣判,為後來的一系列老人訛詐事件,做了極壞的影響。
因為證明不了自己沒撞老人,就被判罰了幾萬塊。
幾萬塊,在那些有錢人的眼裡,似乎不算什麼,罰他幾萬塊,對彭宇來講,不傷筋動骨,而對涉案老人,也能安撫其情緒,使其不再鬧事。
但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幾萬塊,已經是自己一年辛苦下來的收入,憑什麼給一個訛詐自己的人?
後來很多年後,又有媒體,說什麼“大家都誤會法院了”,“真實事情根本不是普通民眾,想象的那個樣子”。
媒體說,“真實情況”,是彭宇和老人,確定相撞了,但兩人都分不清是誰撞的誰,而“在第一次開庭後,警方承認在派出所裝修過程中,不慎遺失了筆錄”,這時,彭宇改口,說自己沒撞人。
這是一次很失敗的洗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媒體和民眾,而且還是案發多少年後,才用一些空口白話洗地。
這件事後,“扶老人”開始成了一個禁忌的事情,但剛開始那幾年,還是有人扶的。
但扶的結果是什麼?
被老人訛,那很正常,畢竟當年的壞人都老了,死性不改。
但執法機構,也是坑得厲害,根本不顧“誰指控,誰舉證”的法律規定,只要老人一鬧事,執法機構為了息事寧人,就勸好心人認個虧。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大家就開始有些心驚,很多人不敢再扶。
那些“社會精英”這時就跳出來說民眾,如何如何。
但後來的事情,更讓人無語了。
有幾起同類案件,最後都被監控錄相證實了,涉事老人,是在訛詐。
但這些事情的結果呢?
那些老不死的家人,道個歉就完事了,頂多再“據瞭解,警方隨後對老人進行了教育。”
更讓人無語的是,作為央視新聞頻道,在報道一個案件時,還安排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大團圓”結局。
一間整潔幹淨陽光的屋子裡,老人家屬從對面遞過一面錦旗,交給被冤枉的學生,還親切握手,表示歉意。
記者還問學生:“下次你要是再遇到這件事情,還會再去扶摔倒的老人嗎?”
學生一臉誠懇與正氣:“扶!一定會扶!這是我們傳統的尊老愛幼美德……”
就連春晚上,開心麻花的小品,也是這樣。
老人最後輕飄飄一句“我當時忘記了”,就推得幹幹淨淨。
然後好心的好人赫建,在鼓掌的托子掌聲中,發表了一段正能量宣言。
特麼的,這樣劇毒的心靈雞湯,簡直要把人毒得五內俱焚!
還扶?
你特麼有幾輛大奔夠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