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那洋人稱讚的是咱們大明海商經商有方,這意思就不大對了,咱們大明地大物博,天下諸物,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哪裡需要海商精打細算地去和洋人通商往來呢?”

佟正釗道,

“可洋人也有洋人的好處啊,譬如……”

佟秉清笑著介面道,

“不用‘譬如’,太祖爺就不希望咱們大明百姓知道這個‘譬如’,反正天下一切都是咱們大明最好,其餘那些個洋人國家,再好都是蠻夷,不值與我大明相提並論。”

佟正釗笑道,

“可太祖爺一生,真正打過交道的蠻夷也就是蒙古人,要說蒙元不值一提,那咱們還能信得。”

“但要說除了蒙古人以外的所有外國人都是不值一提的蠻夷,這卻是姑妄信之了。”

佟秉元伸筷夾了塊豬臉肉,笑著放入了口中,

“咱們老百姓還是信了的好,咱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也沒個機會去外國好好看看,更別說去外國定居生活了。”

“要是大家都知道外國百姓過的日子比咱們大明百姓好,卻在一生下來就斷了這個盼頭,那咱們不是更難受了嗎?”

佟秉清補充道,

“是啊,咱們老百姓難受一些也就罷了,要緊的是皇帝不放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想想,要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在外國能比在大明過得好,那誰還會老老實實地交稅服役呢?”

“要都一逮著機會就跑去外國生活了,皇帝還能坐得穩這大明江山嗎?”

佟正釗道,

“那皇帝也太不自信了,我聽說蒙元時,西方不少國家的色目人都紛紛來中國定居,有一些還在中國當了官,那蒙元皇帝的江山還不是穩穩當當地坐了將近一百年?”

“且蒙古人北歸草原,是太祖爺一力驅虜,同外國人來當中國當官也沒甚麼關係啊,蒙古人在的時候,普通老百姓個個都知道外國是甚麼樣兒,也沒見全跑光了啊。”

“再說了,蒙古人在的時候,咱們漢人可是‘四等人’,比當時所有人等的待遇都差勁,那咱們漢人不也一直好好地在中國待到了‘挑動黃河天下反’的那時候嗎?”

“既然咱們大明肯定比蒙元治理得要好,蒙元那時候咱們老百姓都沒跑去國外,皇帝怎麼會擔心現在咱們會跑呢?”

佟秉清笑道,

“二侄兒,這你就是明知故問了。”

“蒙古人在的時候,咱們漢人地位是低,但這低卻低的有道理,誰教當時世界上誰也打不過蒙古人呢?咱們投降得晚,就算後來待遇低些,這低得也不算丟人對罷?”

“咱們大明卻與蒙元不同,咱們漢人明明是打了勝仗,把蒙古人趕回了草原,可這‘低人一等’的待遇卻沒有得到改善。”

“蒙元時有人永遠低人一等,咱們大明也還是有人低人一等,蒙元時,咱們漢人全部都受蒙古人支使,現在呢,是一部分漢人受另一部分漢人支使。”

“這兩相對比之下,怎麼看都是受外國人支使教人心裡好受一些,否則你想,倘或有一部分人註定是要受另一部分人支使,那紅巾軍當年不是白起義了嗎?”

佟秉元附和道,

“就是,旁的不提,一個戶籍就限制死了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