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王府內官(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佟正釗認真回道,
“我聽聞蒙元時,成吉思汗嘗頒佈過一項法令,殺一回教徒者罰黃金四十巴里失,而殺一漢人者其償價僅與一驢相等。”
“按道理說,這項法令極為不公且大有漏洞,咱們漢人雖不是很能打,但還不至於像驢一樣好殺。”
“蒙元治下的漢人們聽到這項法令,理應群起反抗,向蒙古人證明咱們漢人和驢有著重大區別才是。”
“可事實並非如此,自成吉思汗之後,蒙元不僅一統天下,對咱們漢人的種種限制甚至還變本加厲。”
“昔年蔑兒乞·伯顏得勢之時,還奏請元順帝殺盡‘張、王、劉、李、趙’之五姓漢人,但即便如此,蒙元依舊統治了咱們漢人近百年。”
“元朝滅亡之時,竟還有不少漢人隨之而殉,連一向趨炎附勢的曲阜孔氏都一反常態,在元順帝北驅草原之時竭力挽留。”
“薛兄你說,從前蒙古人將咱們漢人當驢,現在咱們大明將漢人當人,可為甚麼元末有很大一部分漢人,寧願在蒙古人治下當驢,也不願跟著太祖爺作人呢?”
薛為忠靠在座位上,懶懶地附和了一聲,淡笑著問道,
“對啊,這是為甚麼呢?”
佟正釗道,
“這就是成吉思汗的智慧了,成吉思汗知道,將漢人直接當驢,是很難被漢人接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此他先不把漢人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一頭驢——等到咱們漢人開始自行羨慕蒙古人的驢的時候,也就是差不多窩闊臺和忽必烈的時候,再給咱們漢人略等於驢的價格,咱們漢人便能心悅誠服了。”
“因為這時咱們漢人雖還不算一個‘人’,但究竟已經等於一頭驢了。”
“所以仔細想想,咱們漢人在蒙古人治下當了將近一百年的驢,這事兒也不能全怪蒙古人,畢竟咱們老百姓在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爭取到‘人’的資格。”
“甚麼樣兒的朝廷都能體諒,甚麼樣兒的人做皇帝都能寬容,無論誰來都是一樣,都是服役、納糧、磕頭、頌聖,無論誰來都可以拿咱們老百姓不當人,這樣怎麼能獲得蒙古人的尊重呢?”
“因此元末那些不願歸降大明的漢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在蒙古人治下已做穩了‘漢驢’,甚至有一部分人,譬如曲阜孔氏,必定是要比其他‘漢驢’更受尊重一些的。”
“這時忽然不讓他們作‘漢驢’了,反過來又要倒回去作不安穩的‘亂世人’了,他們又如何甘願呢?他們若是答應了,那之前‘不被當人’的那段苦不是白吃了嗎?”
“所以我覺得,咱們老百姓要想被當人,就一定要先自個兒尊重自個兒,把自個兒看作是個‘納稅人’,而不是天天對朝廷感恩戴德的‘漢驢’。”
“太祖爺當年以布衣之身定鼎天下,就是想把‘納稅人’的權利還給咱們漢人。”
“倘或咱們還跟蒙元時一樣,把現在的漢人皇帝等同於將百姓不當人的蒙古人,那咱們漢人現在過的日子,和元朝時又有甚麼區別呢?”
薛為忠盯著佟正釗看了一會兒,忽而開口道,
“可秦王的歲祿也是來自於百姓們納的稅啊。”
薛為忠淡笑道,
“你這麼說,就不怕我將此悖逆之言告訴秦王嗎?”
佟正釗微微笑道,
“薛叔但說無妨,我相信薛叔絕不是那種會在人背後添油加醋的奸佞小人,也相信秦王爺絕不是那種能將人不當人的跋扈宗室。”
薛文質插口問道,
“那萬一秦王爺是呢?”
佟正釗笑道,
“若當真如此,秦王便不值得我為其效命。”
喜歡大明萬吏請大家收藏:()大明萬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