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秉元笑道,

“總而言之,就是咱們老百姓能幹的‘士農工商’四業,藩王宗室們一樣不許碰,只能等著朝廷發祿米。”

佟秉清笑道,

“譬如就拿三國的劉備來說罷,劉備少年時,先是拜盧植為師,與公孫瓚結交,爾後又透過參與征討黃巾軍得授官職,這些對咱們大明的王爺來說,都是朝廷不可能讓他們去做的事情。”

“咱們大明的藩王宗室,都由王府的輔導官,或是朝廷派遣的文官王傅教導。”

“每日學習的內容,都是太祖爺親自定下的書目,且各王府中有專為藩王宗室設立的宗學,根本就不可能讓王爺們自己出府拜大儒為師,或是與其他公侯子弟一同聽講學習。”

“至於要王爺們自己親自披掛上陣與叛賊作戰,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了,自英宗爺開始,王府私藏兵器就成了一項公罪。”

“正統二年時,唐王就因與南陽中護衛指揮潘英有私忿,而被告發私藏了太祖爺當政時,唐王府收貯的南陽衛守城軍器五萬八千多件。”

“結果軍器全部轉輸河南布政司不說,唐王府的長史也因此被罷免,所以咱們大明的王爺啊,那基本上是一輩子就沒見過兵器長啥模樣,讓他們去打仗,比教耗子逮貓容易不了多少。”

佟秉元介面道,

“而且罷,那劉備當年讀書是因為東漢世家崇經好儒,他學那些是想跟人家世家子弟有話說。”

“咱們大明的王爺讀書卻是為了歲祿,因為嘉靖爺時開始規定,親王、郡王以下未封爵者,年至十五先令照例請封,只給祿米三分之一,自十五歲請封起,要在宗學裡習學五年後方可奏請出學,享全額祿米。”

“所以罷,同樣是儒經,劉備他看起來不喜歡讀書,學起來卻又快又好,因為人家那目標是融會貫通啊,咱們大明的王爺卻是隻要堪堪混過那習學的五年,不給宗學裡挑出德行上的大錯兒來就行了。”

佟正則笑著插話道,

“咱們大明的王爺就算學得好也沒用啊,就是學到了和‘六首狀元’一般的水平,卻既不能科舉也不能當官,到頭來還是一樣吃祖制定下的祿米,還不如爹和二叔能在衙門裡有份差事做呢。”

“東漢末年卻不一樣啊,劉備他既能靠孝廉、戰功獲得朝廷授職,又能靠自己的學問、知識去同公侯世家攀交情,這一來一去那差別可大了,也不怪咱們大明的王爺不如劉皇叔聰敏了。”

佟正釗想了一想,又問道,

“可是王爺們的戰功也不一定要自己披掛上陣啊,左右那王府的妻妾滕婢都是小戶女,提拔幾個姻親兄弟、外戚舅甥去軍中將官還是可以的罷?”

“譬如劉備的吳皇后就是蜀漢大將吳懿之妹,那吳懿不也曾隨諸葛亮北伐曹魏,並與魏延在陽溪大破郭淮、費曜嗎?”

“倘或咱們的秦王能讓府中的姻親舅甥去軍中服役,再和蒙古人打幾回勝仗,這份功勞不就一舉多得地記在咱們秦王身上了嗎?”

佟秉元“嗐”了一聲,道,

“這事兒快別提了,從英宗爺開始,凡是與王府有姻親的官員,一律致仕或改調。”

“憲宗爺時稍稍寬容些,咱們陝西從前就有一位都指揮僉事樊盛,便是因與秦王府聯姻而被迫賦閒在家的。”

“後來能再被起用,還是由當時總督陝西軍務的右副都御史項忠親自奏請,經兵部認可,憲宗爺才同意把他調到距咱們這兒千里之外的固原復職的。”

佟秉清附和道,

“是嘛,三國那些人娶親,和咱們大明的王爺比起來簡直是百無禁忌,只要有本事,儘可以娶對自己有利人家的閨女。”

“咱們大明卻從英宗爺開始,就明確禁止藩王宗室們與京官或地方顯官結親了,甭說王爺們娶閨女,就是嫁閨女出去,也得小心繞過女婿家有顯職的門戶。”

佟秉元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