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這種鼓勵生育的方法就很好,這時代生育率非常高,隨便找一家人,都是生過四五個孩子的,七八個的也不在少數,但由於醫療條件落後,能長大成人的不到半數,其中飢餓疾病就是很大的原因,漢朝又要收人頭稅,年幼的孩子是沒辦法耕作的,這大大加重一個家庭的負擔。

“文和,你為何要如此,難道是要這五原的百姓都變成奴隸嗎?”

張先生很生氣,拍著桌子質問賈詡,收三成租子,這雖然不能說暴政,但也算的上是苛政了,這些人是平民,不是佃戶,奴隸。

賈詡沒有說話,他現在是呂布的謀士,只為呂布著想,把這五原郡的平民都變成佃戶也不錯,朝廷的租田還要收五成的租子呢。

呂家可是庇佑著北地的人,不是呂家,這五原郡的人還不知會被鮮卑人怎麼對待,直接被屠殺殆盡也說不定。

“先生不要生氣,賈先生也有他的理由,現在北地局勢動盪,這麼多義兵需要大量糧食,這樣的稅收也是沒有辦法的。”

呂布連忙勸著張先生,先生是信奉孔孟之道的仁者,最見不得這種欺壓百姓的行為的。

“先生,我看這樣吧,大家要交的算賦和口錢就免了,至於其他雜稅也免了,除了農閒時出一些徭役,其他稅收都不收了,您看怎麼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布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賈詡的建議很不錯,但還是有些不夠,免了口錢和算賦,這樣更能激勵大家多生孩子,口錢算賦和雜稅其實很重,勉了之後再看,這稅似乎就不重了,沒看到呂家佃戶都是大家羨慕的身份嗎?

“這樣的話還算可以。”

張先生這才平靜下來,只交三成糧食,其他雜稅都不交,這樣一家人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這就成了最後的結論。

父親這幾天就是在各縣傳遞這項新的政令,總會有不願意的傢伙,比如一些大地主,擁有大片的土地,家裡卻沒有幾口人,都是奴隸佃戶在耕作。

呂家控制的地方除了異族和犯罪的人,沒有奴隸,呂家的佃戶也只是掛個名,連契約都沒有籤,說是普通人也沒問題。當然主動賣身為奴的例外。

那些被迫當奴隸的人,呂布全部給予他們普通人身份。至於賣身的,呂布沒有辦法,但奴隸也是人,不能隨意打殺,否則視同殺人罪。

這讓那些大地主非常憤怒,他們好不容易得到大片土地,大量隨意主宰的奴隸,怎麼甘心失去。

但這些人在呂家軍隊面前就如同紙糊的一般,父親這幾天已經清理掉好幾波了。

其實呂布也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例如土地你還可以擁有,但只有耕作權,沒有擁有權,賦稅也得按照呂家的規定去收,至於那些奴隸,願意留的就留下,不願意的呂家會發給耕地。

趙叔伯幾家和呂家關係好的家族就選擇了這一條路,他們都是販馬的商人,要的只是草場,每年除了繳稅還會平價賣給呂家非常多的戰馬和牛羊。

呂家現在是五原郡的主人,他們其實沒有受多大的影響,只是換了個人繳稅而已,而且這稅還比以前輕很多。

喜歡一戟平三國請大家收藏:()一戟平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