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舉聽聞江南銀錢大量外流,自然知曉此事嚴峻。若中原是兆國領土,倒是無足輕重。但事實卻不是。

趙舉看著一直低頭不敢言語的王朔,忍不住鬱悶起來。當初讓朕徵收亦或是覆滅牧晴堂,如今卻當了一個啞巴!

若不是趙舉要用王朔來制衡薛獻之,他真想將他解甲歸田,讓他回家種地好了!

薛獻之和戶部尚書的一番,頓時讓朝堂躁動不已。牧晴堂離開江南對其他官員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頂多就是牧晴堂的香水變貴了。

但對於戶部的那些官員來說,卻是影響極大。最明顯的,便是油水大幅度的縮減。

當初王朔帶頭,莫須有的將宋牧扣上反賊的罪名之時,戶部的官員是強烈反對的。心裡將王朔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

趙舉低眉沉思,對於薛獻之的提議,說實話,他確實心動了!

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向別國稱臣。他趙舉也想幹出一番事業。

雖然薛獻之沒有說具體,但趙舉不是傻子,自然懂薛獻之是何意。既然宋牧現在尚未稱帝,只要朝廷為他頒佈一道冊封令,封他為王。

宋牧若是接受冊封,他名義上便是兆國的臣子。而宋牧又與靖國勢不兩立。這不擺明了告訴靖國,兆國從今往後,不再向靖國稱臣。

那所謂的歲幣歲布,自然也不用再考慮。不僅如此,還順帶解決了宋牧南下的顧慮!

如此一來,歲幣的事情解決了,外患也沒有。甚至牧晴堂還有可能重新迴歸江南,解決白銀外流的問題。

如今宋牧已是一條猛虎,靖國即便戰勝了蒙古,短時間內也無暇顧及我兆國。即便靖國發難,也有宋牧頂在前面。

這樣想想,拉攏宋牧,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初,怎麼就聽從了王朔的鬼話呢?

沉默了許久的王朔,猶豫了一下,還想著辯駁幾句,剛一開口,便被趙舉直接打斷了。

王朔心裡一陣憋屈和苦悶。

趙舉蹙眉思忖了片刻。沉聲道:

“薛愛卿所言,確有幾分道理。如今的局面,拉攏宋牧倒不失為一個良策。當初朕聽信王愛卿所言,將宋牧驅逐出了江南。如今想來,這確實是朕的過錯。”

旋即,趙舉看向畏畏縮縮的王朔,說道:

“王愛卿,你可知罪?”

王朔急忙跪拜在地:“臣知罪!老臣昏庸愚昧,誤導了陛下,臣該死。還請陛下嚴厲處置老臣!”

趙舉眼裡閃過一道嘆惋之色,他想了想,嘆道:

“王愛卿任職尚書右僕射多年,為朕分擔了不少政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念及你及時悔過,認錯態度誠懇,朕便給你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朕命你,帶著朕的手諭即刻前往海州,務必說服宋牧,接受朕的冊封。不管他有什麼要求,只要不傷及大兆利益,朕都允他。

“至於他在淮北佔領的那些州府,便充當他的封地。若是他不滿足於此,朕大可再將廬州,贈送與他!”

王朔聞言,頓時喜上眉梢。他忍不住朝薛獻之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心道:陛下還是更中意老夫!

薛獻之不動聲色的冷哼一聲,對此他早已心有準備。只是王朔看不見的是,薛獻之嘴角微勾,亦是露出一道難以察覺的詭笑。

王朔急忙拜禮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