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遊神御氣」,沒有變化(第2/4頁)
章節報錯
現在將缺失的核心補強烈,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圓滿。
如果這般看來,只要修成「元神」,然後再圓滿一些普通神通,只要積累足夠了。
就算無需「胎化易形」,「斬三尸」這門神通也能圓滿。
隨著神通圓滿。
本來就已經和元神隱隱相容的“真我之境”,自然便與元神真正的融為一體。
並更進了一步,化為了一種更加玄妙並實時運轉的境界或狀態。
心如明鏡,念覺空明。
人心本就是空空如也,一切善惡糾葛,一切紅塵恩怨都是後天渲染上的凡塵。
不必說什麼看破,放下。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就沒有拿起又何談放下。
因而那三尊本來用於錨定心靈不至於讓自我落入深淵的屍神,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身意義。
雖然因為神通圓滿的緣故,三尊屍身無論操縱範圍還是本身實力都強大了一大截。
但對於現在的張寶仁而言,依舊沒有多大的用處。
為了不浪費其之潛能,還有一些別的想法,張寶仁就將那三道凡根融入了金鐘之內,為其增加了一種新性質與變化。
…
…
於心中梳理了此次的大概所得之後,張寶仁便自地上站起,安然的走了幾步,來到了小院中央。
微微抬頭,看向天空,就見一朵慵懶的白雲正在洗淨的藍天上飄著。
隨著注意力集中,在強大的視力下,那如芝如棉的雲朵被拉進,化為了好像正在快速湧動的水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此還算是正常。
但是隨著元神運轉,心念演化,基於自身的認知快速分析計算眼中事物的本質。
一切表象之物迅速的被剝離,更深層次的概念與真理一點點的在心中展開。
眼前的圖型色彩慢慢逝去,雲朵和氣流的樣子都變的模糊,最終只覺得天地恍然一震,眼中之物就變成了一團飄忽不定的符文。
然後隨著心中意轉,眼前依舊是藍天,依舊是躺在那裡的白雲。
張寶仁會心而一笑,然後轉過頭看向了身後的房屋。
工整而又堅固的房屋,也於眼中變得千瘡百孔,然後轟然坍塌。
最終化作了一片看著稀疏無比卻蘊含某種規律的漩渦符文。
曾經…也不是曾經,就是剛才因為突飛猛進猛然觸及到的一種境界,這時卻是已然被掌握。
這種能力被張寶仁稱作直視萬物根本。
這裡的“視”並非是視力的一種體現,世界的本質可並非是由符文來構造而成。
這符文主要是因為自身的認知體系,被演化出來的一種基於世界觀的深層變化。
也可能某些人看世間萬物就是氣,就是種種不同的微小粒子。
這些都是大道的不同描述,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所謂直視世界根本也可以說是…更加根本的認知這個世界。
說來玄妙,其實就是基於強大的觀測手段,深厚的知識底蘊,以恐怖的演算能力對那所見之物進行著深刻而又即時的計算。
看不是看,而是“算”,就好像看見兩棵樹心中就有一個“二”的概念,那符文就是雲朵的更為複雜的一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