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很多人,他當官是為了自己,為了家族,一開始就心中沒有老百姓,也沒有國家。

他們要的是自我的發揮。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增加老百姓的福利的理由是沒有辦法說服他們的,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對於錢汝君來說,她主動興修水利,對地方官員來說,好處簡直是不要說太大了,首先讓地方幾乎一個地方的水患都能夠消除,就可以減少她非常多的花費七,興修水利的花費節省了,可以減少他們跟地方士紳拜託要錢。

要知道即使是他們跟地方士紳伸手要錢,也需要花費很多的力量。

有時候連面子都被放在地方踩,承諾很多是恥辱的條款,會讓很多官方的利益,一無所存。

幸好,他只要能換一個地方當官,就不用承認那些割地賠款的條款了。

然而錢汝君的要求完全不用動到地方官的權力,只要他同意錢汝君在那個地方開闢土地,並且給予田地地産證明,然後,他就能夠收獲稅收。

開闢的田地的地産屬於錢汝君,或者是錢汝君的合作物件。

錢汝君說,這塊土地開闢了,不是為了她自己,而是一方百姓。

也就是說他會活動地方百姓去開闢那塊田地而開闢的那塊田地,也就是說每一個田地都會納稅給朝廷,也就是地方官員說他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找人來收稅就好。

稅收就會增加了,可是讓地方朝廷官員感到不滿的是,如果錢汝君這件事情交給合作方交給地方衙門來操作,那麼地方官員就能掌控這塊田地。

掌控了這塊田地之後,他就多了很多田地,可以分發給老百姓,同樣的他也會有稅收,分發土地耕作,本來就是官員的義務。

這麼做以後,把田地分給地方士紳,他的官聲就能升高很多倍,而且讓老百姓去開闢田地,對他來說服勞役本來就是平常的事情。

平常,他得找事情給這些人做。

至於服勞逸要給飯吃,對朝廷官員來說,那只有重大事件才要給飯吃,大部分都是人民百姓自己掏錢的。

又沒有讓你到遠地去工作,沒必要給吃的。朝廷也缺糧食。

何況,只有那片沼澤地附近的人民百姓去開闢新修水利,他們一般來說都不會拒絕,而且會非常的開心,因為新修水利實際獲得利益的就是他們。

就算沒有新田地,他們的田地也能夠減少天然災害,而且以後還有穩定的水源可以灌溉,同時也得到好處了。

這麼做,地方官員,看不出有什麼人會感到不滿。

但是錢汝君堅持不按地方官的做法,而是要按照她自己的做法。

地方官員很奇怪,他看不出,這樣的做法,對錢汝君有什麼好處。似乎,錢汝君就是來做白工的。

幸好,地方官員對於這種做白工,而是給自己實在好處的人,還是比較敬佩的。

所以最後就忍痛同意了。反正他知道,那些地方士紳總會有辦法拿到土地。

到時候,他們做壞事的時候,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

地方官員在這種情況之下也不能夠反對,畢竟錢汝君的做法對他來說也沒有造成損失,只是換個方法對他來說有比較大的利益。

當然他也不能夠不爭取,花了半天的時間,浪費了很多的口水,最後他發現錢汝君這一邊不好說通,最主要是錢汝君旁邊的學堂島學生個個伶牙俐齒,讓他完全沒有辦法說過對方。

不管地方官怎麼說,都沒有辦法擺脫讓人民得到福利就是是朝廷的福利,這樣的話,是公眾認知的正確。

但是對地方官員來說,這就完全不是正確的事情。

畢竟朝廷不能夠光明正大的說人民只是負責生産錢糧的。

真正的大事需要朝廷來做,地方官來做,畢竟他們這些地方官員能當上大漢數量很少的官,都有一定的學識,可不是普通的人,就能夠做地方官。

費了這麼多的口水,終於把事情搞定,接下來的事情,錢汝君就交給學堂島學生,畢竟想要組織地方的百姓,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平常百姓他們的生活沒有陷入絕境的情況之下,其實並不怎麼支援改變。

可惜,他們是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