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七章 聰明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火藥的生産必須操縱在自己的手裡。”
錢汝君雖然沉默著,但是心裡悄悄的,定下了這一個念頭。
對錢汝君來說,她要找製造一個火藥工坊,非常的簡單,要找到完全忠誠的人,也非常的簡單。
但是她最怕的是這,即使這些人夠忠誠,但是她們不小心讓別人看到,別人就會模仿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要很可能被破解。
只要人有需求,就必須向外索取,即使是在孤島,他們還是必須買進賣出,只要調查到這個孤島的船,都買些什麼東西,自然就會分析出火藥的成分,而他們把火藥的成分,在變成可以製作出強力的火藥的東西,其實並不困難。
就是知道火藥要模仿學習,還有製作起來非常的簡單,所以錢汝君才會害怕把火藥帶到大漢朝廷來,因為在這個時期,人們根本沒有保密的意識,甚至只要是朝廷所發展出來的東西,他就認為你所當然必須貢獻出來。
倒是工匠本人還有保密意識,但是他本人雖然很有保密意識,但是他們在做間諜的時候可是非常積極的。
因為只有學會別人會的東西,自己才有辦法變得比別人強,所以在他們的人生裡面,模仿佔了一大部分,保密,只儲存著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一旦被人知道了,就會傳的到處都是。
要不是,大漢時代的匈奴人還不怎麼想要學習大漢的工業技術,否則,他們早就把大漢的東西搬到匈奴地域去了。
對匈奴人來說,騎在馬上的生活,好像才是正統,即使有機會到南方去他們也會劫掠一下,就回到北方。
看來錢汝君必須把採買和製造分成不同的部分。
採買的時候可以順便生産一些同樣用這種東西的做原料的産品。
到最後才把這幾種原料集中到生産地去。
而生産地如果是在海上,其實運輸是不方便的,而且火藥這個東西本身就容易受潮,所以功放必須建築在陸地上。
現在,錢汝君已經認清,朝廷對她是有防備心的。
而且他不準備把火藥送給大漢朝廷,而是準備當金麥城護衛,以及學堂倒學生的標準配備。
並且送給金麥城作為工程的開發利器。
至於中央水塔區,和長安女學堂她只好跳過讓過了。
因為這兩個地方離長安太近,如果他們兩個地方的人拿出火藥,很快就會被朝廷發現。
金麥城朝廷的關注力雖然比較強,但是對於金麥城詳細的那個工作內容,他們其實是不瞭解的。
因為在大漢時期,距離就是讓人不瞭解的最大因素,何況這個時候寫字非常的慢,所以他們對於文字的利用一樣,是比較精細的,很多字被縮水了之後,就看不明白原來他講的是什麼了。
很多簡單的道理也就講不明白了,何況錢汝君在金麥城實施的事,最簡單的物理學化學的應用,這些東西對於只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根本也看不懂。
對於這些工匠學的原理,他們很多時候沒有當做一會事。
事實上,如果他們肯投入研發,識字的優勢很快就會發揮出來,科學將開始突飛猛進。
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是比較低下的學問,所以他們不瞭解也不丟人,因為學習這些,對他們未來的前途又沒有幫助,所以也就被放一邊不理會了。
其實科學研究,更需要聰明人用聰明的腦袋去思考,去改進。
如果有聰明的腦袋投入科學研究,其實這些物理學的知識,不用一百年年的時間就可以被尋找出來。
因為這些知識的尋找是有規律性的,不像所謂的學問,其實很多是在探索人為什麼會存在的道理,以及玄而又玄的事情,這些東西其實都沒有正確答案。
追求到後來,他就算認同了一個道理,但是在別人看起來一樣,也不是正確的答案。
所以基本上也就是為心中找一個安慰而已。
而大部分求學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是把這個學習到的文學還有相關的思想,當成一個工具。
結果,只要會讀書,會寫字,會算數,基本上就能夠處理政務,根本不需要讀的這麼精通。
因為會做人,比會讀書,在政治上更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