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默見翠翠這樣子,心裡其實是有些難受的。

都說升米恩鬥米仇,如今看來,真是如此了。

劉如默覺得自己沒把錢借給翠翠,並沒有做錯。

他想著,明天他要去托里正幫他做一件事,後天他就要趕回縣裡了,短時間內和翠翠應該再無交集。

到了傍晚的時候,劉如默在院內散著步,他想著學堂裡的那些孩子。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不想再繼續在學堂裡教書了。

那些孩子難管還是其次,主要是沒時間看書學習。

想到其他在書院奮筆疾書向先生請教的秀才,他就覺得自己落後了好多。

王秀才有些話說的是沒錯的,他們這些秀才,其實是互相較量攀比的。

舉人每三年取一次,中舉的人數也就那麼多。

全是擇優而錄的。

就在劉如默沉思的時候,敲門聲又響起了。

劉如默皺眉,他想,他就知道翠翠不會那麼輕易死心。

開啟門之後,劉如默發現有兩個村民憨笑著站在他家門外。

劉如默雖有些意外,卻還是請他們進去說話了。

這兩個村民很快就和劉如默說清了他們的來意。

他們希望劉如默能讓他們把田掛在他的名下,這樣可以減免賦稅。

秀才可以減免名下三人田地賦稅。

這兩個村民和劉如默也算熟識,以前還給過幼年的劉如默果子吃。

他們家也的確貧困。

只是,劉如默已經打算去找里正,讓他幫忙找三個條件比較好的農戶,讓他們把田地記掛在他的名下。

這樣賦稅就能減免,他也能從那些農戶身上得到一些銀錢。

之前他對這事不甚在意,可是後來去教書之後,他才發現錢財的確難掙。

靠著官府每月給的銀錢,他能勉強填飽肚子。

可他還要買書買紙筆,還要攢錢,這些錢能存下一點是一點。

劉如默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這兩個村民。

他說他已經有了其他的打算。

那兩個村民還在說自己家如何可憐,劉如默不想再聽下去,直接把他們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