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才和劉如默說,只有走出去,才能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王秀才又和劉如默說,考舉人不只是考他們的耐力和努力,還是考他們是否會借力。

要是參加科舉,除了才識之外,還考他們是否善於做人做官。

“朝廷是擇優而取,對我們這些平民出身的人來說,只有最適合做官,最懂得為人處世的那一部分去當官。”

劉如默只是那樣看著王秀才,又是滿眼的不贊同。

“會試三年一次,考期又在春天,可是很多考生在前一年秋天動身去了京城,在京城待了好幾個月。”

“這京城物貴价高,待得越久,花費越多,可為什麼那麼多考生想方設法的早去京城?你知道嗎?”

劉如默不知道,他聽說過縣裡的蘇舉人上個月就動身去了京城為明年的會試做準備。

當時蘇家一家在城門相送,還有很多百姓也在一旁蘇舉人送行,希望他能金榜題名時,給錦平縣爭光。

他當時還在想,這會試在春天,蘇舉人這麼早去京城幹嘛呢?難道是順路走親訪友。

“很多及第的進士在中舉之後都會回訪恩師,雖說都是天子門生,可是派別卻不盡相同。”

“你以為人家那幾個月在京城都幹什麼了?換個地方死嗎?”王秀才笑呵呵的看著劉如默,道“每次會試,榜上有名者不過百餘人。各地考試粗粗算來也有一萬多人,這進士算是百裡挑一,你憑什麼成為這一百人中的一個呢?”

劉如默低下了頭,過了會兒,他飲盡杯中茶水對王秀才道:“現在就想會試,未免太遠。”

“志向要遠大,敢想才知道要去做。”王秀才放下手中的筷子,對劉如默道:“這鄉試只是第一步,若是鄉試都過不了,自然不用去想會試和以後做官的事了。”

“可是你不清楚你要到哪兒,你就不知道你要往那兒走。”王秀才用食指從杯中沾了些酒,畫在桌子上,劉如默朝桌上看去,只見王秀才畫的是一所簡易的房子。

他又看到王秀才在桌上畫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又畫了很多的圓圈,王秀才的手跳過了很多的圓圈,最後到達了那所簡易的房子處。

“這些石子,只是我們到達終點要遇到的障礙。”王秀才道:“跳過了這些石子到達終點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可我們若無法跳過這些石子,就無法繼續前行。”王秀才指著出發處的第一塊石頭,道:“中舉,只是遇到的第一塊,要是這困難的克服不了,這一輩子就在這起點,只能和它死磕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跳過這塊石子,用盡一切手段,想破腦袋也要過去。”王秀才道:“總不能一直待在原地不動吧。”

劉如默說王秀才想的真長遠,仔細想來,很多話是有道理的。

“所以說,你不能一直待在你那破村落。”王秀才道:“你們村雖然也有個秀才,可是他一直不得志,雖還參加科舉,可是已經轉當了教書先生,而且志向也不在科舉了。”

“科舉與他而言是無望的,他被第一顆石頭絆倒,而且再也爬不起來。以他的才智,也許有生之年都難躍過第一顆石頭。”

“你敬他為師,聽到的看到的多來自於他,他的想法不知不覺也會影響你。”王秀才繼續道:“雖然他和你同為秀才,但只能成為你接觸人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

“你應該結交更多的秀才甚至是舉人,這樣才有益於你更進一步。”

王秀才說,他不是要劉如默忘恩負義,瞧不起將他供養大的村民還有免費教他念書的先生,只是希望他走出落霞村,看一看外面的人和事。

而書院,則是他快速結交到同一檔次的人最快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