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梨花被很多人圍捕,她飲彈『自殺』而亡,後來掛屍在南貴城樓。

段芝達發誓和維和黨的人勢不兩立。

姜梨花為什麼要在走之前槍殺段老爺一直是韋巧巧心中的一個疑問。

當時姜梨花負傷離開喬家時,韋巧巧是目擊全程的,她明顯看得出來喬兆祺是放水了的。

如果姜梨花及時撤離,就算找個地方養傷躲起來,也不會落到最後那個結果。

所以後來韋巧巧找人把姜梨花的身世翻了出來,姜梨花原名姜莉,是原南貴布政使姜誠的小女兒。

有人喜歡的東西就會有人討厭,有人支援的事情就會有人反對。

當年段巡撫提議開城門讓志合會的軍隊議和,身為布政使的姜誠帶頭反對。

他是堅定的保皇派,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他說開啟城門放志合會的人進來,和『亂』臣賊子有什麼區別。

姜誠剛站出來反對,段巡撫就拿槍崩了他。

從此再無異議,喬世光帶著軍隊順利進了南貴城。

姜梨花沒有繼承她父親保守的思想,她提倡共和,認為天下是所有人的。

但她繼承了姜家的血海深仇。

所以臨走之前,她賠上『性』命殺了段巡撫。

韋巧巧點燃了那張紙條,她等著姜梨花的行動。

原本韋巧巧準備了好幾個美人,可是她臨時想起了姜梨花。

正好在西貴的姜梨花遇上了麻煩事,有一戶姓陳又有些軍權的人家看上了她,兄弟二人為了她大打出手,險些鬧出人命。

韋巧巧讓人暗中幫助姜梨花,讓她順利離開了西貴,來到了南貴沁梨戲園。

沒想到段芝達嗅著陳家兄弟的味兒,找到姜梨花,還捧她捧得不得了。

韋巧巧喊來了喬公館的管家,對他道:“小少爺都快兩個月沒回來了,你再派人去請他。”

這一次,喬公館的人明確給了回話。

喬庚明要等段老爺過完大壽才回來。

韋巧巧見面子做到了,就不再提接喬庚明的事。

喬兆祺在段老爺五十大壽前一天趕了回來。

韋巧巧和喬兆祺一起參加了段老爺的五十大壽。

他們去的時候,宴會已經開始了。

跟在喬兆祺身後軍官把禮物送給段公館的負責收壽禮的人,然後由管家帶著去了堂屋。

堂屋處掛上了壽聯,喬兆祺剛到堂屋處,段老爺和段芝達就迎了出來。

跟在他們身邊的,是穿著紅『色』馬褂的喬庚明。

喬庚明撲到了喬兆祺身上,在他的軍裝褲上蹭啊蹭,表達自己的喜悅。

可看到韋巧巧之後,他哼了一聲,把頭撇到了一邊去。

喬兆祺眉頭微皺,明顯有些不大高興。

段老爺將喬兆祺的反應看在眼裡,卻還是笑著和喬兆祺寒暄。

等到喬兆祺挽著韋巧巧的手入座後,段老爺才去招呼其他客人。

喬兆祺掌管著南貴這一塊地方,儘管他是段老爺的女婿,卻還是坐在了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