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不懂表演,他其實聽得一頭霧水,不過他回想了一下陳珂在聽軍官訓話和與軍官對話時的表現,覺得可以吻合方總這套理論?

淩晨又順著方既明的視線,好好看了看陳珂,對話的戲份正在重拍,作為一個外行,他還是不能肯定陳珂算不算有表演天賦,他內心更傾向於認為,老闆先入為主喜歡陳珂,情人眼裡出西施,陳珂就算一無是處,方總也能撥雲見霧看出天賦來。

不管淩晨怎麼想,方既明認為自己是客觀的。

上次看陳珂演青樓小倌兒,方既明更多的是被他那妖豔扮相吸引,而今天,他看到了陳珂在沒有強烈感情互動,甚至是沉默狀態下的良好表現,看到了他自然而然進入一個小角色,並且找到合適的表達和交流方式的能力。

而且他顯然很認真,即便沒人看沒人關注,即便不在鏡頭裡,他也可以沉浸其中,自得其樂享受這種表達和交流。

這種沒有刻意,甚至無意識的表現,大概就是天賦閃爍出的那點小火苗。

方既明看著陳珂,想起自己十八九歲的時候,那時他鐵了心要當演員,揹著親爹改了志願上了電影學院,他一接觸表演,就是在最高學府跟著最好的老師系統學習,倒不好判斷能取得一點成績,是自己天賦加成,還是後天資源鍛造的。

唉,想當年……

方既明一想起當年,就不免有些惆悵,後來他出櫃退圈是自己的從心選擇,但要說一點遺憾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忍痛割捨自己所愛的,已經小有成就的事業,那酸爽感覺,誰試過誰知道。

所以,他這時再看著年輕努力,又有天賦的陳珂,心裡不免泛起回憶往昔的淡淡酸澀和惺惺相惜的喜愛之情。

從片場離開去機場的路上,方既明漫無邊際地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想起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想起他的執著和遺憾。

他曾經為年少輕狂付出很多代價,看著陳珂,就好像看著當年的自己,陳珂是個好苗子,如果給他合適的機會,讓他少走一些彎路,說不定他真能大放異彩,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自己更高更遠。

方既明想,從北京再回橫店之後,要再找機會帶帶陳珂。

他作為一個影視公司的老闆,為公司發現培養後起之秀也是應該的。

是金子就應該讓他發光,隨便埋沒掉一個人才,對不起祖師爺。

……

與此同時,陳珂也在想著方既明。

雖然依然琢磨不透方既明,但這個人在陳珂眼裡的形象一天更比一天光輝燦爛這是不爭的事實。

陳珂沒見過爸爸,也沒有哥哥,有個舅舅還不如沒有,媽媽倒是找過男朋友,但以往因為他年紀小性子還烈,媽媽為了他,從沒有和某一個男人長久生活的打算。

總之,陳珂整個成長過程中,就沒有遇到過成熟強大像個男人的男人,所以他意外遇見方既明,就像在暗黑無際的虛空裡發現了一顆星星。

街頭偶遇時,他不知道方既明的身份,單純被對方出眾的容貌氣質吸引,又對方既明出手相助充滿感激之情。

後來在酒店鬧了烏龍,他對在方既明面前出醜感到懊惱羞憤,但在這羞惱中又生出微妙的愧疚和好奇。

方既明不計前嫌,幫他教訓了董大成,又在晚宴上不動聲色地推了他一把,這讓陳珂對他的感激和尊敬愈加鮮明清晰。

而這頓在車上一起吃的盒飯,無疑讓兩個人更加親密,他想,方先生果然是不一樣的,和以前他心目當中那些資本家大相徑庭。

那種似有似無的好感像春天的花,喧囂熱鬧地開滿了陳珂心頭。

但他無法分辨他對方既明的好感到底是哪一種?是單純的感激崇敬,還是有點別的什麼?

可要是沒點別的什麼,為什麼看見淩晨緊跟著方既明,就會覺得別扭,還有點羨慕呢?

有很多東西想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陳珂想要見到方既明,這種期待從他剛從方既明車上下來就開始了。

所以《烽火連城》的幾天連戲結束之後,陳珂推了好幾個其他邀約,專門選了夢工坊另一部大劇《海棠》,他不知道方既明回了北京,他一廂情願地期待能夠在片場再次遇到探班的方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