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章節報錯
常澤一臉欣慰,揉亂了張嵐的頭發,暗示道:“看在這份上,我原諒你了,你還有沒有其他沒交代的?趁這個機會,我們一切都好說。”
張嵐不解。
常澤提醒:“比如上次說的你騙我的事。”
張嵐懂了,那事比張崎的事重要得多,涉及的也多,他不是不想說,是真的害怕說出去的結果。他是他一直尋找的迦迦姐的孩子,他姐姐的失蹤起因是他,結果是他,就連她去世一大半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常澤知道了會什麼心情?會怎麼對他?他們還能像現在這樣?
張嵐不語,剛剛緩和的氣氛又低沉下去,他縮回常澤握在手中的手,以抵抗的姿勢面對常澤。
常澤:“不想說嗎?”
張嵐不情願,他怕快樂的時光太短暫,只叫他的名字:“常澤……”
看這樣子,常澤知道,不主動開口,這堵牆永遠不會破,只好先找了個切入口:“或許,你應該叫我叔叔,我和陳家很親,你叫我舅舅也是可以的。”
張嵐猛一抬頭,眼睛瞪大,背崩得筆直,一臉吃驚,好像不知道常澤在說什麼:“……什麼?”
常澤不給他逃避的機會:“阿嵐,你知道我在說什麼。”
張嵐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他想過常澤會知道,他遲早會告訴他的,但沒想過常澤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常澤知道了還會喜歡我嗎?這是張嵐的第一反應。他不敢問,不敢答,腦子裡就像是剛剛被17級強風刮過的現場,一片混亂,系統崩潰。
常澤看他狀態不好,心裡責怪自己太直接,怕是嚇著他了,腳撐地,坐起到床邊,主動拉近與張嵐的距離,趕忙安慰:“阿嵐,我沒有要怪你的意思。我都想明白了,我就是想你親口告訴我,你不想說我們就不說。”
“沒有怪你”,張嵐一片慌亂中只牢牢抓住了這四字,雖然輕飄飄地如一根水草,但足以讓張嵐不至於溺水。這四字進入他的耳朵,傳到他的頭腦中樞,自動翻譯成了:我不會不喜歡你。
有了這話保證,張嵐心裡也平靜很多,也能說出話了:“你怎麼知道的?”
姐姐答應過他,不可能說,少數之情的如三阿公,為了張家的顏面也不會說。那還會有誰?僅僅靠推理?那也不會這麼肯定,因為沒有實證,能聽到的只有外家人的捕風捉影。張嵐實在想不出還有誰。
常澤:“吳醫生,你還記得嗎?”
那次跟著小吳醫生一起回去後,常澤見到了當年在鎮上開過診所,也是給陳迦看過病的吳醫生。吳醫生聽到他和陳家弟弟一直在尋找陳迦,嘆了口氣,羞愧又自責地講起了那段往事。那時候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沒錢沒勢,只開了家小診所,接待的大多是鎮上的人,很少能接診到村裡的人。突然有一天,張家四奶奶來了,她說自己家裡有人病了,要他跟自己回家一趟。他帶著醫藥箱走,卻不是去他所知道的四奶奶在鎮上的屋子,反倒去了他也是第一次來的山屏村,那也是第一次見到陳迦。她很漂亮,即使躺在床上雙眼緊閉,臉色蒼白,穿的也是當時最樸素的衣服,但吳醫生直覺,她不屬於這裡。四奶奶對她的介紹一筆帶過:我兒媳婦。吳醫生不好多言,看了病給她開了點藥,張岑跟著回去拿藥。
這是吳醫生第一次來村裡給陳迦看病,後來的每一次,都是張岑領他過去,再跟他回去,並對外宣稱是四奶奶身體不好,這樣一直延續了有8、9年。期間,吳醫生也建議過吳奶奶這樣不是個辦法,他開的藥治標不治本,有時連標都治不住,陳迦需要去大醫院接受更好的治療。可四奶奶就是不同意。有一次吳醫生氣急了,問她為什麼不送去,陳迦不是她兒媳婦嗎?為什麼外面沒人知道她,看個病還要偷偷摸摸的?四奶奶支支吾吾,就是不說。後來他威脅她要是不說清楚就要說出去,也不來看病了。四奶奶才開口,這是她買來的兒媳婦,城裡來的,去大醫院會被發現,只能搬到村裡,只能隔三差五地找吳醫生,並懇求他不要說出去,也不要報警。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跪求在他腳下,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他一時心軟,答應了。
這一時心軟,帶給他的是之後無窮盡的後悔和自責。給陳迦看病的每一次,陳迦總是精神不濟,昏昏欲睡,大病不愈,小病不斷。但她會把自己整理幹淨,看到他還會笑,還會和他聊天,禮貌地問好。有時候張嵐和張岑也會在場,她從來是以笑面對,溫和待人。吳醫生沒見過她發脾氣變臉的模樣,她太好了,他能給的太少了,吳醫生無法面對她,無法面對自己對四奶奶的許諾。每次進村,他都痛苦,就算她去世了,這痛苦和自疚還是順延了下來。
除了他,再加上他們之前的猜測。後來常澤才想起第一次在餐桌上張岑的不對勁,他們當時只沉浸在沒人知道迦迦姐的失望中,沒注意到張岑說話的。她說“一個20歲的小姑娘被迫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熟悉的鄉”。“20”,他和陳楠從沒提過迦迦姐的年紀,僅僅一張照片,張岑竟然能看出年齡,還是精確的數字,要不是運氣真的好,那就是有可疑。
常澤:“阿嵐,你三阿公是不是也知道這事?”
張嵐點頭:“恩。”
常澤猜到了,從一開始遇到三阿公,他就說謊了。那時候,他也沒覺得三阿公會騙他們,一方面,他表現的很自然,說的話都很符合自己當時的情境,另一方面,是李娟說三阿公和張忠的爸爸不和,要知道早宣揚出去了。他受了先入為主的錯,以為真是這樣。可後來他想明白了,兩兄弟再不和,還是一家人。三阿公要是說了,壞的不止是張忠一家的臉面,更是他老張家的顏面,不管出於那一層次的情理,三阿公都不會說。
張嵐都快忘了還有吳醫生知情了,他以為他早該忘記山屏村裡發生的一切了。他不想回想起吳醫生來家裡的日子,雖然他給他們一家帶來希望,每次吳醫生一看完病,媽媽的症狀都會好一點。可他每次的到來,都意味著媽媽的病痛苦到無法,平常煎的藥已經抵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