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8日,東方和西方的盟友在易北河勝利會師。

第3帝國本土被分割為3部分。

勝利會師之後,聯合國軍計程車氣空前高漲,開始浩浩蕩蕩的向柏林推進,準備對納粹發動最後1戰。

艾森豪威爾此前已經決定將攻克柏林的榮耀交給蘇聯紅軍,因為他擔心納粹的絕境反撲會使美國大兵大量傷亡。

可是羅斯福總統的身體情況持續惡化,國家權力掌握在副總統杜魯門的手中。

杜魯門總統將紅色布林什維克視為最大的敵人,處處都想著與布林什維克爭鋒相較,不會在任何問題上退縮妥協。

柏林戰役亦是如此。

對納粹進行最後1擊的榮譽必須歸西線聯合國軍,合眾國自始至終都是反法西斯戰場的主力。

這是杜魯門總統打算傳遞給全世界的1種歷史價值觀。

&小說

為了達成這1目的,他命令西線聯合國軍總指揮艾森豪威爾親自指揮美軍,從西邊向柏林攻擊。

並且指定第3集團軍司令巴頓將軍為柏林戰役先鋒。

杜魯門的意圖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要與蘇聯紅軍爭奪攻克柏林的榮耀。

華盛頓的命令是不容違背的,白宮的意志是整個國家的意志,艾森豪威爾也不得不服從。

易北河勝利會師之後,巴頓將軍第3集團軍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柏林推進。

巴頓將軍原本就對艾森豪威爾放棄柏林有些不滿,如今他成了戰役的先鋒,自然表現的非常的積極活躍。

第3帝國本土被分割成3部分,各個部分無法相互支援。

潰散的德軍部隊躲在鐵路和公路交通樞紐的外圍,遠遠的看著士氣旺盛的盟軍向自己的首都逼近。

普通德國民眾對於英美軍隊的到來不僅沒有誓死抵抗,反而表現的非常配合,暗地裡鬆了口氣。

他們早已經受夠了戰爭,如今不再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只希望自己和家人不再忍飢挨餓。

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克勞塞維茨計劃在第3帝國西部執行的並不徹底,高速推進的巴頓將軍能夠就地獲得1些物資補充。

在東方,普通德國民眾和德國軍隊都非常堅決的抵抗布林什維克。

朱可夫元帥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沒有在預定時間內抵達柏林城下。